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防电磁辐射的整体屏蔽设计

   2009-10-11 3880

    第二层屏蔽,也可称主屏蔽层,即在有人工作的工作大厅外墙的上下左右六个内面,采用2 mm厚的钢板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也考虑过采用0.5 mm铝箔或金箔,虽然也能达到屏蔽要求,但太薄除了施工较易外,装修及使用中避免薄层的颤动均有困难,而且大量的进出管线与屏蔽层的接口处理也有较大难度,所以设计中采用了航天系统的防信号泄露做法。两种方法的结合屏蔽效果如何未作研究。进出门均采用专用金属屏蔽门,与一层连通的楼梯采用金属楼梯并与一层空间屏蔽隔开。选用2 mm厚钢板除了辐射场较强以外,主要是因为工作大厅面积较大,若采用金箔,关门时或一阵微风都易使其沙沙作响,而采用一定厚度的钢板,不但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同时也方便了装修及设备的安装。

     垂直连通的强弱电竖井亦采用2 mm厚的钢板密封竖井与工作大厅屏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对于大厅内的在机架或机柜内使用的设备,利用其金属机柜的固有屏蔽作用,可算作第三层屏蔽,仅起抗干扰作用,保证设备能正常稳定的工作。在整体屏蔽设计过程中,细节的处理非常重要,泄漏的发生往往是在以下的细节之处。

2.3 细节处理

2.3.1 进出屏蔽区域的管线要求
    进出管线有很多种,不同的管线有不同的处理要求。
(1)10 kV电力电缆进出 由高压电缆的滤波器生产单位少,造价很高,体积也很大,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采用铠装电缆经过50 m以上的屏蔽电缆沟后,进入屏蔽电缆沟时将电缆的铠装层与屏蔽层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进入屏蔽界面时将电缆的铠装层与屏蔽层再次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但是通过电源端头耦合进来的电磁波较难去除,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电源端在近区场以外,并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2)低压电缆管线和弱电管线进出 进出屏蔽界面的预埋管均应用钢管并进行接地连接,如图1所示。弱电电缆要求采用光纤、或自带良好屏蔽层的电缆;其所走的密封金属桥架或弱电电缆沟内尚应铺设屏蔽垫层;进入屏蔽界面后直接进入屏蔽小室或通过滤波器接入设备,屏蔽效果较好。

图1 预埋管屏蔽连接示意图

(3)电缆竖井处的电缆进出 由于电缆竖井是作为同一个屏蔽区域,从电缆竖井至各层机房(非屏蔽区)的管线处理也非常重要。做法如图2所示

图2 电线竖井处管线处理

(4)水管 进出水管等在屏蔽界面处作大于500 mm长的不锈钢管过渡并加波导,但此做法的效果还有待考证。
(5)风管进出屏蔽界面的风管线均应作300~ 400 mm长的屏蔽转接,空调进出液管应经液气波导管方可进出屏蔽层。

2.3.2 柱梁处的处理
    2 mm厚钢板过梁处可以包梁而行,也可向吊顶一样贴梁而行,视梁高而定。此时要注意的是顶上可能有风管要安装,有投影设备甚至有风机要安装,施工中要考虑好承重的要求,从确定的设备安装位置处做好支架焊至钢板并作对称焊下吊架以便后续设备的安装。过柱部位必须包柱而行,将柱包出屏蔽范围,非常麻烦。施工时要动一番脑筋。大面积的屏蔽均是现场焊接施工,故而对焊接的技术、质量要求非常高,各工种之间的配合很重要。

2.3.3 与其他工种的配合
     前面已提到与安装工种的配合,此处主要指与装修工种的配合。装修层整个要附着在屏蔽钢板上,并且不能破坏屏蔽层,故而二者的配合非常重要,装修完毕后应复测屏蔽效果不得减弱,否则应进行修补。

2.3.4 屏蔽接地
     由于所有管线均是埋地引入,故而在入户处应将电缆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等作等电位联结后与接地装置连接,并与屏蔽壳体进行连接。屏蔽壳体与基础地面的做法:基础底板上作龙骨或预埋50 mm X 50 mm X 5 mm的钢板,间距400mm X400 mm,其中预埋钢板与利用基础钢筋作的接地装置应按3~5 m间隔相互焊接连通一次(YD金属屏蔽门与金属窗网应与建筑内主筋作两处对称的可靠焊接。可在门窗安装之前从建筑物结构主筋上引出等电位联结板备用。钢连接导体的最小截面不小于50 mm 。
    工作大厅内工作机柜尚应作接地连接,以保证第三层屏蔽效果(抗干扰)。

2.3.5 屏蔽效果及测试要求
   屏蔽后职业照射导出限值要满足国家现行规范要求及业主(含第三方)提出的要求。即在有人工作区域内在每天8 h工作期间内,职业照射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在任意6 min内的电场强度参考限值平均值≤28 V/m;电磁屏蔽效能t>50 dB;微波辐射功率密度≤10~W/cm 。

    施工完毕后应按国家标准进行测试。测试不合格应进行整改或补救,直至合格为止。

3 其他

   对施工的要求:为保持屏蔽层的屏蔽效能,电缆屏蔽层端部必须正确的连接。即应把屏蔽层周围一圈接地于一个低阻抗的参考系上—— 接地装置上,从而使接头表面的任一点电位都达到最小,施工必须采用压接措施。根据GB 8702-1988第3.2条要求,业主必须事先向所在地区的环保部门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向其进行申报、登记,按要求接受监督;

    本工程运行后,必须实地测量电磁辐射场的空间分布,画出防护带,并设立警戒符号。对有电磁辐射的设备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人员,应施行电磁辐射防护训练。训练内容应包括:电磁辐射的性质及其危害性;常用防护措施、用具以及使用方法;个人防护用具及使用方法;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业主应定期对辐射体所在的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积分规则  |  定制推广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