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柔性多层绕组的集成EMI滤波器

   2009-12-28 电源世界1590
本文导读: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多层集成L-C绕组的新型EMI滤波器集成结构。 通过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将共模电感,差模电感与共模电容集成为1个单元。与平面PCB绕组的集成EMI滤波器比较, 具有铜损显著减小的特点。本文还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柔性多层集成L-C绕组的新型EMI滤波器集成结构。 通过采用此种结构,可以将共模电感,差模电感与共模电容集成为1个单元。与平面PCB绕组的集成EMI滤波器比较, 具有铜损显著减小的特点。本文还介绍了实验样机和实验结果。

关键词:柔性多层绕组 EMI滤波器 无源集成 平面   

    1、简介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电磁干扰(EMI)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防止EMI发射水平超过相关的标准,通常会采用EMI 滤波器。在一个前端变换器中,传统形式的EMI 滤波器通常要占整个电源体积的15%~20%。由于要求开关电源的体积将越来越小,EMI 滤波器的尺寸也同样需要减小。

    鉴于此,Van Wyk, J.D.提出一种电磁集成结构的EMI滤波器[1]~[3]。通过采用平面PCB绕组电感电容的集成结构,把所有的无源元件均集成到一个单元中。在这种结构中,需要使用一个体积较大的磁芯。J. Biela 提出一种无源集成结构和混合有源集成结构[4],可以减小磁芯的高度和尺寸,但是整个滤波器的面积大大增加,而且效率降低。

    前述的这些集成EMI滤波器的方法均是基于平面PCB集成绕组结构。本文提出一种新型EMI滤波器结构,基于柔性多层带材绕组的电感电容集成结构。并制作了一个样机,作为1000W,220V/50Hz输入,DC48V输出前端变换器的EMI滤波器。给出了实验结果。

2、平面PCB绕组与柔性多层带材绕组比较

    平面PCB绕组与柔性多层带材绕组分别如图1、图2所示。他们的基本结构均由两层导体与中间的介质层组成,而把这种绕组绕在磁心上时,可以实现电感电容的集成元件。

    图3为这两种绕组绕于磁心上时的顶视图,其中w是绕组宽度,g为相邻匝之间的距离,a和b分别为矩形磁心柱截面的边长。另外,定义n为匝数,h为绕组的高度。

    由此可以得到绕组总长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在实际应用中,平面PCB绕组的宽度w比高度h要大得多,而对于柔性多层带材绕组来说,w则远远小于h。且由于工艺与绝缘的要求,平面PCB的匝间距离g也远远大于柔性多层带材绕组。如果两种应用的磁心相同,绕组匝数相同,从公式(1)我们可以看出平面PCB绕组的总长度将比柔性多层带材绕组长度要大得多,而且随着匝数n的增加,差距越大。


 
图4. 两种绕组长度比较

    通过图4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这一点,这里假设a=b=10mm,而其他参数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随着匝数的增加,柔性多层带材绕组在长度上的优势就越明显。绕组越长意味着用铜量越大,损耗也越大,可能也导致体积越大。因此,这是柔性多层带材绕组应用于无源元件集成的一个重要优点。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网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积分规则  |  定制推广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