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静电积累与静电放电的危害性

2010-04-064190

    在人类生活环境中,静电积累和静电放电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两种材料都可以摩擦起电,所产生电荷量的大小与材料的种类、环境条件、摩擦速度等因素有关。例如,人体与化纤衣物互相摩擦时,会产生摩擦放电现象。

    静电放电(ESD)的危害极大,特别是对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器件。如果静电放电发生在电子部件上,可导致电子部件的损坏;轻者击穿二极管,重则损坏集成电路。尤其是在IC生产车间,一旦某个工序的防静电措施不完善,就有可能造成批量产品的报废。图6.5.1示出RS—232接口芯片因受到15kV(一般测试水平)的静电放电冲击而损坏后,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到的照片。该芯片末加静电保护措施,在静电放电时产生的瞬间大电流将芯片内部的金属气化,导致大面积损伤。特别是C9d()S电路和M10S场效应管,其输入阻抗很高,输入电容又非常小,即使在输入端感应少量的电荷也会形成高压,而将器件损坏。电子仪器上的荧光数码管带上负电荷时,可造成显示笔段残缺,乃至不显示的故障。解决办法是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洗一下玻璃管壳,通过人体将玻壳表面积存的电荷泄放到大地。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在管壳四周涂一层医用癣药水。这种药水呈导电性,附着力较强。一旦挥发后,涂药水的地方仍保持导电性,能防止静电感应时产生电荷积累。

    人体是静电的重要来源之一。人在行走或运动时都可能产生几千伏的电压,若不加以控制,就会向静电敏感物体放电。人体带电时呈电容性质,而人体抗电时又相当于一只电阻。因此,利用等效电容与等效电阻的串联电路可模拟人体阻抗模型。目前,比较公认的人体阻抗模型是由100pF电容与1.5kO电阻串联而成的。其上升时间/J、于10ns,下降时间约为50ns一300ns。人体阻抗包括皮肤阻抗和体内阻抗,而皮肤阻抗还与接触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呼吸状况等因素有关。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静电放电测试标准——理解和比较差异
人体模型 (HBM) 器件级测试是 ESD 测试常用的模型。它用于表征电子元件对 ESD 损坏的敏感性。该测试模拟人体对电子元件的放电,如果人体积累了残余电荷(例如,穿着袜子拖着脚走过地毯)并触摸电子设备,就会发生这

0评论2025-03-2324

电路级静电防护设计技巧与ESD防护方法
静电放电(ESD)理论研究的已经相当成熟,为了模拟分析静电事件,前人设计了很多静电放电模型。常见的静电模型有:人体模型(HBM),带电器件模型,场感应模型,场增强模型,机器模型和电容耦合模型等。芯片级一般用

3评论2021-01-28611

电路保护的意义是什么?常用的器件有哪些?
电子电路很容易在过压、过流、浪涌等情况发生的时候损坏,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电路的产品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而电路保护则变得尤为重要。电路保护元件也从简单的玻璃管保险丝,变得种类更多,防护性能更优越。电路

1评论2020-10-19208

手机开发过程中 预防ESD失效的方法
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导致了半导体器件对外界电磁骚扰敏感程度也大大提高。ESD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手机的功能越

0评论2018-12-25362

解析PCB板设计中抗ESD的常见防范措施
来自人体、环境甚至电子设备内部的静电对于精密的半导体芯片会造成各种损伤,例如穿透元器件内部薄的绝缘层;损毁MOSFET和CMOS元器件的栅极;CMOS器件中的触发器锁死;短路反偏的PN结;短路正向偏置的PN结;熔化有源器件

2评论2018-12-25486

如何提高隔离接口模块的ESD抗扰能力
隔离模块应用于各类复杂的工业环境中,以提升总线的抗干扰能力,但设备接口可能会采用端子与外部连接,可能会在安装、维修过程中有静电等能量输入,从而导致隔离模块损坏。那么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呢?本文为您揭秘

0评论2018-07-02779

共享单车电子锁的防静电保护方案
全民共享,共享经济,互联网+,这些热点关键词不是说说而已。在基础公共建设比如:公路,铁路,大桥,隧道,公园已经建设完整后。我们的社会开始建设移动共享经济比如: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自行车,共享电动汽车,共

1评论2017-08-18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