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电磁辐射与防护电磁辐射评价与防护技术

2025-03-122120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污染源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这就是被人们称为“隐形杀手”的电磁辐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各种频率的不同能量的电磁波充斥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乃至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对于人体这一良导体,电磁波不可避免地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一、电磁辐射的若干基本概念

1. 常见的电磁辐射源

一般来说,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都是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辐射源。

2.电磁辐射场区的划分

电磁辐射场区一般分为远区场和近区场。

2.1近区场及特点

以场源为中心,在一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通常称为近区场,也可称为感应场。近区场通常具有如下特点:

近区场内,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大小没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即:E¹377H。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压高电流小的场源(如发射天线、馈线等),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对于电压低电流大的场源(如某些感应加热设备的模具),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

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比远区场大得多。从这个角度上说,电磁防护的重点应该在近区场。 

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比较快,在此空间内的不均匀度较大。

2.2 远区场及特点

在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一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远区场,也可称为辐射场。远区场的主要特点如下:

在远区场中,所有的电磁能量基本上均以电磁波形式辐射传播,这种场辐射强度的衰减要比感应场慢得多。

在远区场,电场强度与磁场强度有如下关系:  在国际单位制中,E=377H,电场与磁场的运行方向互相垂直,并都垂直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

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

2.3 近区场与远区场划分的意义

通常,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近区场辐射的电磁场强度较大,所以,我们应该格外注意对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对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首先是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的人员的防护,其次是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对于远区场,由于电磁场强较小,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我们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另外,应该有对近区场一个概念,对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从短波段30MHz到微波段的3000MHz的频段范围,其波长范围从10米到1米。

二、电磁辐射污染的简单测试

1. 根据测试对象及环境选用测试仪器

在对某电子、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尽可

能多的了解此电子、电气设备的各种电气指标、运行参数,在此前提下,确定采用不同的测试仪器。一般来说,对近区场的电磁测试,如果测试频段在短波段或微波段,可选用国产的701型三维场强计或其它三维场强计,其测试频率范围大致在几百KHz至1GHz左右。对变电站或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进行测试时,应选用工频电磁场测试设备。对远场区测试时,根据不同的测试频段,可选用频谱仪或干扰场强测试仪。测试时,应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的要求进行测试。

2. 电磁辐射测量采用的计量单位

通常,对大于300MHZ的微波频段,采用平均功率密度mW/cm2作为计量单位, 小于300MHZ的频段,采用电场强度V/m和磁场强度A/m作为计量单位。在进行电磁环境测量时,干扰场强国家计量标准采用单位为mV/m,用分贝表示时,1mV/m=0dB。

三、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通常所说的人体承受力---内抗力),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多种频率电磁波特别是高频波和较强的电磁场作用人体的直接后果是在不知不觉中导致人的精力和体力减退,容易产生白内障、白血病、脑肿瘤,心血管疾病、大脑机能障碍以及妇女流产和不孕等,甚至导致人类免疫机能的低下,从而引起癌症等病变。

权威统计数字表明:经常在显示器前工作的人群中,上述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电磁辐射是主要原因之一。

四、测试结果的分析及不同类型防护设备的选用

1.测试结果的分析与电磁辐射方面国标的选用

在对辐射源周围环境进行电磁辐射测试之后,应将电磁测试结果与相应的国标做对照,我国已经颁布的电磁兼容方面的环境标准及法规有数十项,应根据现场的情况,采用适合此环境的国标或行业标准。

最常用的电磁方面的标准是《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工业、科学、医疗射频设备无线电干扰辐射允许值(GB4824.1-84)。各标准限值如下。

表1公众导出限值(GB8702-88)

频率范围 MHz

电场强度 V/m

磁场强度 A/m

功率密度 W/m2

0.1 ~ 3

40

0.1

40

3 ~ 30

67/

0.17/

12/f

30 ~ 3000

12

0.032

0.4

3000 ~15000

0.22/

0.001/

F/7500

15000 ~ 30000

27

0.073

2

在对一般环境的电磁辐射分析中,应主要选用《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主要选用《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根据辐射源的主要辐射频率,参照表2,找到其辐射强度限值。注意掌握三个标准限值,一般我们把居民居住的环境按一级安全区处理,则其标准限值为:在长、中、短波,电场强度应小于10V/m;在超短波段,电场强度应小于5V/m;在微波波段,其辐射功率密度应小于10μW/cm2。考虑到对在电磁辐射环境内工作人员的保护,我们建议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采用《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的相应限值。 将测试结果与国标对照后,如果发现测试结果超过国标限值,应考虑采取防护措施。首先应该考虑在辐射源的设备上采取措施,尽可能将其辐射值降低至国标限值之下。如果因为条件所限,无法降低辐射源周围的电磁场强度,而作业人员又必须在此环境下工作,或其它人员必须在此环境下生活,则对这些人员应该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SAR评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新颖创新的SAR(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快速测量系统于近期进入了市场。SAR测量系统被用来确认无线设备,如移动电话使用者的电磁波辐射状态。测量所得的SAR值则与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使受测的无线设备可以被批

0评论2015-11-04970

量化射频干扰对线性电路的影响
典型的精密运算放大(运放)器可以有1MHz的增益带宽积。从理论上讲,用户可能期望千兆赫水平的RF信号衰减到非常低的水平,因为它们远远超出了放大器的带宽范围。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包含在放大器内的静

0评论2015-09-24132

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射频信号测试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光通信等领域对于信号传输速率或者分辨率要求的提升,采用的调制制式越来越复杂,信号带宽也越来越宽。现代的实时示波器由于芯片和材料工艺的提升,已经可以提供高达几十GHz的实时

0评论2015-07-13699

欧洲无线射频EN300328 V1.8.1版标准新增要求
EN 300 328 V1.8.1适用于2.4GHz的Frequency Hopping equipment和other types of Wide Band modulation equipment, 比如2.4G WIFI, 蓝牙以及zigbee产品。而EN 301 893 V1.7.1主要针对5GHz WIFI及DFS产品。EN 300 328

0评论2015-01-23370

EMC射频设计要着重滤波和屏蔽
为了防止解调,模拟电路处于干扰环境中时需保持线性和稳定,尤其是反馈回路,更需在宽频带范围内处于线性及稳定状态,这就常常需要对容性负载进行缓冲,同时用一个小串联电阻(约为500)和一个大约5PF的积分反馈电容

0评论2013-01-14408

手机与电磁波对人有影响
现在,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十多年以前,只有极少数的有钱人才用得起手机,时至今日,手机已经非常普及,成为一种基本的工作与娱乐工具。随着其越来越小巧和便宜,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 与互联网功

0评论2012-08-02870

射频电路与天线的电磁干扰研究
当射频电路一切都按预先设定的方案设计完成之后,其性能不一定就会完全达标,其中会导致射频性能不达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可能就是电磁干扰,而电磁干扰并不一定是因为射频范畴内电路布局、布线不合理造成,亦可能是因

0评论2012-07-1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