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测量方法
3.1电源端子传导骚扰测量方法
3.1.1测量设备
进行电源端子传导发射测量需要3种设备:
骚扰测量设备:用来定量计量骚扰强度的设备,可以是EMI测量接收机,也可以是频谱分析仪,频率范围要覆盖150KHz~30MHz,具有峰值、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波功能,满足GB/T6113.1规定的要求。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由于电源端子传导发射的强度与电网的阻抗有关,因此为了使测量具有唯一性,必须在特定的阻抗条件下测量,LISN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环境,GB9254标准中使用的LISN为50Ω/50μH,要满足GB/T6113.1第8章规定的要求。接地平板:受试设备要放置在接地金属板上进行试验,该金属板比被测设备边框大0.5米,最小尺寸为2m×2m
3.1.2测量方法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测量主要测量被测设备沿着电源线向电网发射的骚扰电压,做这项试验时要注意的是:调整受试设备工作状态,找出最大骚扰所对应的工作状态为试验结果。
3.2电信端口共模骚扰测量方法
3.2.1测量设备
进行电源端子传导发射测量需要4种设备:
骚扰测量设备:用来定量计量骚扰强度的设备,同电源端口传导发射测量的要求相同。阻抗网络:共模终端阻抗为150Ω±20Ω,相角0°±20°;隔离度在150KHz 1.5MHz为35 55dB,随频率线性上升,在15 30MHz时大于55dB;纵向转换损耗对3类电缆150KHz 1.5MHz为80 55dB±3dB,1.5 30MHz时大于50 25dB±3dB,并随频率线性下降;容性电压探头:阻抗 > 1MΩ,并联电容 < 5pF;电流探头:插入阻抗≤1Ω;接地平板比被测设备边框大0.5m,最小尺寸为2m×2m。
测量方法
电信端口配置为两组以上平衡对线或非屏蔽电缆时,采用电压法和电流法;
电信端口配置为平衡电缆或同轴(屏蔽)电缆时,采用电流法。
详见GB9254附录C。
3.3辐射骚扰测量方法
3.3.1测量设备与场地
椭圆形开阔场或半电波暗室,水平和垂直场地衰减测量值与理想场地的理论值之差不得大于±4dB;测量接收机:30 1000MHz,满足GB/T6113.1;天线:对数偶极子天线或双锥天线,满足GB/T6113.1;接地平板:符合GB/T6113.1;
3.3.2测量方法
将天线取水平极化方向并置于某一适当高度,转台置于某一适当角度,在30 1000MHz范围内用峰值检波进行初测;
在0° 360°之间旋转转台,在初测时骚扰较大的频率点上,寻找被测设备最大骚扰电平(准峰值);
在1 4m高度范围内升降天线,寻找该频率点上的电大骚扰电平;
改变天线极化方向,改为垂直极化,重复上述测量。
3.4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放电次数和部位:对受试设备进行200次放电,其中150次分别在3个试验点上进行直接接触放电,另一个试验点选在水平耦合板前边缘中心,进行50次间接放电,对孔、缝隙每个试验点至少进行10次单次空气放电;
放电极性:进行正、负极性的静电放电。
3.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频率范围:80 1000MHz;
试验信号:用1KHz正弦波对试验信号进行80%幅度调制;
3.6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设备有多个相同端口时,仅对其中之一进行试验;多芯电缆按单根电缆进行试验;不超过3m长的数据电缆端口不进行此项试验。
3.7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对试验电压暂降规定为周期>95%、30%两个等级,对应两个不同的试验周期:0.5、25。
3.8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对受试设备只施加3Vrms(未调制)试验电压。
3.9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D.C.电源端口(仅适于直接与室外电缆连接的端口)施加0.5KV(线 地)骚扰电压;
A.C.电源端口施加1KV(线 线)、2KV(线 地)骚扰电压;直接与室外连接的信号和电信端口施加1.5KV、4KV骚扰电压。
以上抗扰度试验方法可参看GB/T17618 1998和GB/T17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