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USB2.0噪讯对策技术

2010-12-303580

前 言

连接PC与接口设备的USB接口(interface)具有良好的方便性,因此最近几年USB普及化的速度远超过当初的预期。随着多媒体(multi media)与储取(storage)设备的大容量 化,FS(Full-Speed)与LS(Low-Speed)数据传递速度成为严重的瓶颈(bottleneck),导致接口设备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性能,因此出现所谓的HS(High-Speed)新机种,这种新产品除了有可与传统FS、LS产品兼容之外,它的数据传递速度是FS的40倍(480Mbps),该速度足够满足宽频(broad band)的需求。由于内建HS接口的机种越来越多,USB成为PC与接口设备不可阈缺的重要device。

设有USB的产品必需通过USBIF(USB Implementers Forum)认证,否则不可标示USB合格标志(logo),也就是说厂商必需确保规定的波形品质,尤其是实施噪讯(noise)对策时对波形的影响。

差动传输的有效性

一般认为包含USB在内的设备使用差动传输对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电磁波干扰)比较有利 ,它的动作原理是根据两根差动信号线内的电流,在反方向具有相同大小的特性,利用该特性使磁界相互抵销。随着USB的普及化噪讯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虽然差动传输对EMI相当有效,事实上却始终无法根本消除EMI问题,因此接下来要探讨EMI发生原因,同时介绍几种有效的EMI对策:

(A).FS、LS与HS噪讯对策的差异

USB发生噪讯的原因之一是从其它电路的噪讯流入所造成,USB以外的电路所产生的噪讯属于common mode,它会藉由USB导线(cable)四处流窜,也就是说导线等于是噪讯的发射天线(antenna)。图1是常用的FS与的LS噪讯对策电路,如图所示Ferrite beads常被用于D-、D+信号线,利用具有low pass filter功能的ferrite beads,将信号线内传输的高频噪讯去除,然而HS的传输速度比FS快40倍,因此Ferrite beads会将构成信号传输的频率成份一并除掉,造成信号波形受到严重影响。

图1 FS与LS常用的噪讯对策电路

为了说明HS信号线内装设Ferrite beads时的波形,因此使用如图2所示两个设有Ferrite beads的基板(board),驱动端输出测试packet,Ferrite beads为22Ω(100MHz时;日本村田制);图3是无装设Ferrite beads时的波形,由图可知装设Ferrite beads后的波形图案(pattern)反而变得更乱。

图2 测试传输波形之实验架构

图3 HS方式传输测试时,有无滤波器的波形比较

(B).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重要性

由以上实验可知以HS方式传递数据时不可使用Ferrite beads作EMI对策,对HS传递模式而言common mode扼流线圈可依照信号传输方式的不同有效消除噪讯,因此common mode扼流线圈成为消除噪讯不可阈缺的组件之一。图4是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基本结构,基本上它是由两根信号线缠绕在环状Ferrite型芯(core)所构成,当HS受到其电路影响产生common噪讯时(亦即所谓的common mode电流),磁束就会被加乘变成阻抗(impedance);相较之下差动传输信号(亦即所谓的差异模式电流)祇会抵销磁束不会产生阻抗,也就是说使用common mode扼流线圈时差动信号不会衰减,common mode的噪讯则大幅衰减,进而达成消除噪讯的目的。

图4 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基本结构

(C).common mode扼流线圈选用技巧

理论上不会对差动信号产生不良影响是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最高理想,事实上common mode扼流线圈同时具备common mode阻抗与差异模式阻抗,由于common mode阻抗会使差异模式阻抗衰减,因此一般都希望common mode阻抗越大越好;差异模式阻抗会对差动传输波型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希望差异模式阻抗越小越好。此外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外形随着common mode阻抗值增加而变大,相对的差异模式阻抗值也跟着变大,换言之在信号波形容许范围内,尽可能选用common mode阻抗值较大的common mode扼流线圈。必需注意的是USB传输信号时,common mode阻抗值变大,在FS与LS的EOP可能会被误判成错误(error)。EOP(End Of Packet)是USB传输信号时表示最后的packet,在FS与LS下当D+、D-两信号变成Low时就识别为EOP,该EOP从Low level到超过0.8V以上时,就有可能无法被识别,如果在FS与LS信号在线设置common mode扼流线圈时,会造成EOP的电压值上升,进而发生如图5「?」符号标示的异常现象。EOP的电压值随着common mode阻抗值增加而变大,亦即相互阻抗越变越大,这种现象是EOP开始动作时,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单方导线产生电流变化,造成另一导线产生诱导电压所致。此外在EOP的电压值上升也会受起伏时间的影响,图6是EOP的起伏时间在4ns至20nsFS规格内仿真(simulation)分析的结果,由实分析的结果可知未使用滤波器时,即使改变起伏时间,EOP信号开始部份几乎都没发生变化,不过装设common mode扼流线圈时,必需注意的是起伏时间越快,EOP的值会从Low level变高。如上所述common mode阻抗值以及传输波形的起伏时间对EOP有重大影响,因此选用common mode扼流线圈时必需特别注意上述两项要素。

图5 common mode阻抗值的差异对EOP的影响

图6 起伏时间的差异对EOP的影响

(D).HS的噪讯对策

图7是日本村田公司的HS噪讯对策用100MHz/90Ωcommon mode扼流线圈应用例;图8是使用该组件后的信号波形(eye pattern)的实测结果;图9是放射噪讯实测结果,由测试结果可知即使装设common mode扼流线圈,也不会对eye pattern造成重大影响。此外有关放射噪讯,由图可知传输信号的高频波噪讯也会受到大幅抑制。

图7 HS噪讯对策线路

图8 使用common mode扼流线圈时的eye pattern测试结果

图9 使用common mode扼流线圈时的噪讯抑制效果

偏斜(skew)是另外一个发生噪讯的原因,理论上差动传输并不会产生不均衡成份,但是实际上常因IC与基板组装设计发生偏斜现象,common mode扼流线圈对偏斜补正具有波形整形效果。再差动传输波形下即使D+、D-信号起伏时间或是timing有偏异导致致发生偏斜,common mode扼流线圈就可发挥类似变压器(transformer)效应,因此可以补正偏异的起伏时间与timing ,其结果是偏斜被补正且D+、D-两信号的位相一致。图10是为了确认上述波形整形效果所作的模拟分析结果,如图所示上方为差动传输波形,下方为差动传输波形的总合。差动传输信号一旦发生偏斜,不均衡成份就会变大,最后造成放射噪讯增加,如果装设common mode扼流线圈,偏斜与放射噪讯都可获得改善。图11是补正效果的实验结果,具体实验方法是使用长度分别是10cm与15cm两根差动传输线,并刻意使它产生偏斜,接着再装设common mode扼流线圈观察差动传波形总变化,经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确认common mode扼流线圈具有补正偏斜的效果。

图10 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偏斜补正效果
 
※)频率为200MHz的差动信号波形

图11 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偏斜补正模拟测试结果

结 语

以上说明USB发生噪讯干扰的原因,同时具体介绍几种有效的EMI对策。相信未来common mode扼流线圈的小型化与高性能化,势必会使USB与PC接口设备更加发挥应有的性能。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详解开关电源电磁干扰产生原理及三种控制技术
电磁干扰的产生与传输电磁干扰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传输方式,另一种则是辐射传输方式。传导传输是在干扰源和敏感设备之间有完整的电路连接,干扰信号沿着连接电路传递到接收器而发生电磁干扰现象。辐射传输是

0评论2025-03-1071

电子产品中PCB的EMI控制技术
随着IC器件集成度的提高,设备的逐步小型化和器件的速度愈来愈高,电子产品中的EMI问题也更加严重。从系统设备EMC/EMI设计的观点来看,在设备的PCB设计阶段处理好EMC/EMI问题,是使系统设备达到电磁兼容标准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手段。本文介绍电子产品中电路PCB设计中的EMI控制技术。

0评论2025-01-05220

电路板布局布线及连接线耦合EMI辐射超标
电子产品产生电磁兼容问题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骚扰源(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我们称之为电磁兼容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都构不成电磁兼容问题。骚扰源:即是产生骚扰的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说明骚扰从哪

0评论2021-11-23284

直流电机的EMI的分析与设计
在我们碰到的直流电机的电磁兼容问题上,通常是具有换向气的直流电机(转子励磁调速电机等类同)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骚扰。由于在直流电动机或直流发电机在运行时,电枢绕组器件由某一支路进入另一支

0评论2021-11-23705

三个方面解决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问题
熟悉电源电路设计的朋友们都知道,在LED电源的设计过程中,电磁干扰EMI是个不小的难题,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分享对电磁兼容性的处理,让电磁干扰不再是难题!电磁兼容(EMC)是在电学中研究意

0评论2021-03-23946

如何改善开关电源电路的EMI特性?
摘要:开关式电源设计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开关电源小型化设计中,提高开关频率可有效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但随着开关频率提升,电路电磁干扰(EMI)问题使电源工程师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以反激式开关拓扑为例,从

3评论2021-01-2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