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C 成立于1987 年,其任务是在IEC 内部及其它有关组织之间就产品或系统的EMC 标准进行指导和协调,并负责起草IEC 电磁兼容标准化工作的政策和方针。1991 年年初,ACEC 研究了和欧洲电子技术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在EMC 领域的合作和协调问题,认为应迅速制定有关的EMC 标准,以满足欧共体(EEC)的需要。
3) 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forElectro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CENELEC)是欧洲范围的标准化组织。其中涉及电磁兼容领域的主要是210 技术委员会(TC210):
TC210:电磁兼容(EMC)
WG1:通用标准
WG2:基础标准
WG3:电波暗室与半电波暗室
SC210A:信息技术
按照IEC 与CENELEC 之间的协议,TC210 主要是尽可能地在电磁兼容领域IEC 联系以促进其表决过程,提出建议或修正,以及按CENELEC 的需要向IEC 提出有关标准的准备等等。
4) 国际频率登记委员会(IFRB),负责国际无线电频率的协调工作。
5)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成立于1919 年,它已有的九个委员会中有研究电磁兼容噪声与骚扰的委员会
和生物电磁学委员会等,研究内容包括宇宙空间电磁环境、雷电、天电、人为噪声以及电子电路EMC 等。
6) 跨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EMC 专业(IEEE-EMC),IEEE 的前身是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RE),1957 年成立了射频干扰专业组,1959 年改为EMC 专业组,1978 年又改为EMC 专业委员会。研究领域涉及EMC 检测、电波传播、强电噪声及静电放电、EMC 教育、生态效应等二十多个方面。
上述国际组织都在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这对实现电磁兼容是完全必要的,不可缺少的。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包括电磁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强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技术含量高、内部结构复杂的电子、电气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而产生的电磁环境污染在对电子、电气产品的安全与可靠性产生影响和危害的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保护电磁环境、防止杂散电磁波的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前几年,国际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把环境等问题与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提高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已构成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在这同时,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EMC 技术的研究、标准的制定、EMC 测试及认证等领域的活动也日益频繁。
1989 年5 月3 日欧洲共同体委员会通过了一项理事会指令:《各成员国就有关电磁兼容性的法律达成的共识》(编号为89/336/EEC),自1992 年开始试行,并作为法规经过4 年过渡期,于1996 年1 月1 日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强制性执行阶段后,所有电子、电气产品须经过EMC 性能的认证,其EMC 指标合格与否更成为欧共体市场准入或市场流通的必要备件。该指令的目的在于消除成员国在EMC 领域所存在的贸易壁垒,保证共同体内部的自由贸易;同时确保产品符合EMC 要求,从而净化电磁环境,防止电磁骚扰,此举在世界范围引起较大反响,EMC 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能指标,各国政府也开始从商业贸易的角度考虑EMC 问题,并纷纷采取措施加强EMC标准的制定和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有关法规的制定、贯彻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