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十一)
第四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电磁兼容技术在印制电路板设计阶段一定要关注设计中的电磁兼容性,只有这样才会减少电路板在样机或生产阶段发生电磁干扰问题。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令你头疼,不妨先检查一
0评论2013-02-14442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十)
3.3 减小地回路耦合的控制技术借助应用下列一项或多项技术可减小地回路耦合:● 使信号和/或负载的参考点浮地(不接地)。● 使用平衡系统,如平衡线路驱动器和接收机。● 在数据线路中使用光隔离器。● 在信号电路
0评论2013-02-14398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九)
2.5.2 电磁兼容衬垫本节将讨论,当损耗不是由永久固定方法而是由接缝与接合面产生时,用来恢复原屏蔽完整性的极重要技术。为了便于讨论和比较,电磁干扰衬垫被分成下列几种:(1)编织丝网;(2)定向埋置金属丝;(3)导
0评论2013-02-14420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八)
2.5 屏蔽加固措施以上指出除了低频磁场屏蔽外,在从直流到日光的整个频谱上对电波和电磁波很容易得到100dB以上的屏蔽效能。但是,由于任何实际机壳都有孔洞造成的完整性损失,而实际机壳例如只有50dB衰减。所以从
0评论2009-12-23245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七)
2.3 屏蔽性能的恶化前述的讨论均假设屏蔽材料是均质的,且平面尺寸很大,所以既无泄漏也不产生边缘效应。但屏蔽体通过狭槽、开关和输入/输出(I/O)电缆的开口会产生泄漏、谐振腔效应和边界不连续性对场分布的影响
0评论2009-11-09267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四)
1.5 电磁环境与电磁骚扰源在进行电磁兼容设计之前,必须分析预期的电磁环境,确定电磁环境电平;并从分析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设备着手,做好电磁兼容设计的前期工作。1.5.1 电磁环境电磁环境是提出和确定
0评论2009-08-07187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三)
1.4 电磁兼容设计目的和方法1.4.1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电磁兼容性是电子设备或系统的主要性能之一,电磁兼容设计是实现设备或系统规定功能、使系统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必须在设备或系统功能设计的同时,进行
0评论2009-07-09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