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短波监测技术分析与经验介绍

2010-08-262640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乌鲁木齐监测站 万峻 冯宝强中国无线电


 1 前言              

近年来,短波通信发展迅速,相伴而来的无线电干扰也日渐增多。为维护短波通信秩序,响应国际电联(ITU)关于将国际无线电监测系统扩展到世界范围的ITU-R23号决定,我国于1992年开始建设“国家无线电短波监测网”。目前,我国基本建成由1个指挥中心和分布在全国的9个监测站组成的国家无线电短波监测网。北京指挥中心和北京、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成都、深圳监测站已正式投入使用,为查处国内外短波无线电干扰及非法电台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频率指配和规划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乌鲁木齐监测站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共执行监测任务近百起,协查国内外短波干扰几十起,查找出位于新疆境内的干扰源两处。本文结合乌鲁木齐监测站执行监测任务的实例,对监测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2 监测技术问题的分析与总结        

2.1 令固定监测站示向度飘忽不定的干扰

(1)情况简介

2005年4月,乌鲁木齐监测站协查英国Baldock国际无线电站申诉的干扰。该申诉称我国境内频率为55XXkHz的8信道MFSK数字调制信号违规使用航空移动频率,干扰了正常业务。

乌鲁木齐固定监测站第一次监测到该干扰信号时,发现其信号强度高达45dBV、仰角85度,但无法准确测量其示向度。次日凌晨1:30以后,该信号强度减弱至22dBV,仰角突变为0度,示向度稳定指向209度。我们初步判断干扰源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南方向。而移动监测车行进至西南郊区某单位时,该信号消失。从信号强度和移动监测车的示向结果判定,干扰源位于某高速路与某单位之间的水库附近(见图1)。

第二天,我们再次出动移动监测车在此区域勘察,发现有两个可疑短波天线(如图1所示):A处只有一副双极天线;B处则为天线群,有笼形天线、倒锥天线等。针对勘察结果,我们调整测试方案,将监测车停放在两可疑台站的中间位置等待信号出现。第三天凌晨1∶28,该干扰信号出现。根据移动监测车测量数据,可以判定干扰来自B处。经与相关人员确认,B处正是该干扰源所在地。

注:固定监测站(XX XX 59.8"N,XX XX 15.6"E)的示向度为209度;

移动监测车在高速路(XX XX 2.6"N,XX XX 49.7"E)处的示向度为253度;

移动监测车在国道(XX XX 2.3"N,XX XX 4"E)处的示向度为286度。

(2) 技术分析

理想情况下,在辐射源的远场区,波前是个等相位平面,不同时间的波前平面互相平行。当存在干扰时,其合成波前面即等相位面已经不再是平面,而发生扭曲,变成一个曲面。图2选取三个波前进行说明,三个平面是无干扰的波前平面,三个曲面是受干扰时的曲面。

 

理想条件下,测向接收设备接收的信号波前面近似为平行面,与传播方向垂直,此时测向机的示向度是准确、稳定的。当存在干扰,平行面发生扭曲,这种平行面的扭曲程度,因信号与干扰电平比、信号与干扰来波夹角不同而不同。此外,这个波前是不稳定的,因为电波干扰形成的波前面的形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时,测向机的示向度必然是飘忽不定的。

在此项监测任务中,查找到的干扰源距离固定监测站22公里(较近),测向设备同时接收到地波与天波,存在严重的多径干涉、波前面扭曲。此时,接收到的信号幅度和相位,已经不能反映被测信号的幅度与相位,即使固定站使用的大基础相关干涉仪测向系统也难以准确测量真实的来波方向。当深夜电离层F2层电子密度降低,55XXkHz频率的电磁波穿透电离层,不再反射回天波,此时固定监测站仅接受到地波,不受多径干涉影响,因而准确显示出示向度。

(3) 经验总结

出现信号强度大却不能准确测向的情况时,应考虑监测设备同时接收到地波和天波,从而判断干扰源是否在监测站附近。技术人员必须通过长时间监测,待多径干扰消除后,及时掌握准确的示向度。如果一直不能准确测向,可以出动移动监测车,在距离固定站10公里外、且地理位置较高处进行测试。对可能是干扰源的地区进行勘察,制订合适的测试预案。

2.2 由发射机互调产生的干扰

(1) 情况简介

2006年5月,英国Baldock无线电监测站发来协查通报,称我国境内频率为18080kHz的广播信号干扰了业余无线电的正常通信。

在此后为期8天的监测中,只在两天15:00~16:00时段监测到18080kHz频率上有含糊不清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信号持续出现,但信号强度弱。同时发现在17650kHz频率上,有相同的广播内容同步播放,且示向度、俯仰角完全相同。我们分析这可能由同一地区台站发射所致。其他短波监测站中,仅有成都站在17650kHz频率上收到了同一广播信号,两站进行交会定位,认定该台站位于新疆某地。

乌鲁木齐监测站技术人员立即前往新疆某地区查找干扰源。在当地无线电管理机构的协助下,了解到位于此地区某县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某台”在17650kHz、17865kHz等多个频率上进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的发射,但没有涉及18080kHz。到该台站实地勘察时,发现17650、17865kHz等三个频率的发射设备同处一个机房,发射天线距离很近,且天线指向为欧洲方向。

利用EB200监测接收机在18080kHz上监测,技术人员观察到当17650kHz和17865kHz两频点同时发射时,18080kHz频率上立即出现广播干扰信号,信号内容与17650KHz完全一致。而当17865kHz频率台站停止发射时,18080kHz上的干扰同步消失。

根据干扰信号的特征,技术人员分析广播干扰信号是由17865kHz和17650kHz三阶一型互调产生的(17865×2-17650=18080kHz)。经多次停发试验,技术人员确定18080kHz上的广播干扰信号是新疆某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某台”在17865kHz和17650kHz频率上发射的互调产物。

(2) 技术分析

如果两台发信机天线距离较近,所用频率也相近,那么一台发信机的功率通过天线,耦合到另一发信机内,而互相在对方发信机的功放级产生互调(因为功放级是非线性的)。其互调频率为:f=mf1±nf2。发信机互调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信机之间的耦合衰耗Ac和每部发信机的互调转换衰耗Ai。其中,Ac又称天线隔离度,是指一部发射机所发射的信号功率,与该信号到达另一部可能产生互调产物的发射机输出级的功率比值;Ai是外来干扰信号功率和互调产物功率的比值。

(3) 经验总结

如果发现内容正常的广播信号出现在非广播业务频率上,技术人员应考虑存在互调干扰的可能性。

在监测时,技术人员要观察是否有相同特征的信号在其他频率上出现,如果有,应将其监测数据作为干扰源交会定位的参考资料。

3 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无线电监测技术问题,探讨了短波传播特性和监测接收原理,希望与广大同行一起探寻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法,进一步提高监测技术水平,服务于无线电监测和管理工作。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SAR评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新颖创新的SAR(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快速测量系统于近期进入了市场。SAR测量系统被用来确认无线设备,如移动电话使用者的电磁波辐射状态。测量所得的SAR值则与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使受测的无线设备可以被批

0评论2015-11-04980

量化射频干扰对线性电路的影响
典型的精密运算放大(运放)器可以有1MHz的增益带宽积。从理论上讲,用户可能期望千兆赫水平的RF信号衰减到非常低的水平,因为它们远远超出了放大器的带宽范围。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包含在放大器内的静

0评论2015-09-24134

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射频信号测试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光通信等领域对于信号传输速率或者分辨率要求的提升,采用的调制制式越来越复杂,信号带宽也越来越宽。现代的实时示波器由于芯片和材料工艺的提升,已经可以提供高达几十GHz的实时

0评论2015-07-13701

欧洲无线射频EN300328 V1.8.1版标准新增要求
EN 300 328 V1.8.1适用于2.4GHz的Frequency Hopping equipment和other types of Wide Band modulation equipment, 比如2.4G WIFI, 蓝牙以及zigbee产品。而EN 301 893 V1.7.1主要针对5GHz WIFI及DFS产品。EN 300 328

0评论2015-01-23374

EMC射频设计要着重滤波和屏蔽
为了防止解调,模拟电路处于干扰环境中时需保持线性和稳定,尤其是反馈回路,更需在宽频带范围内处于线性及稳定状态,这就常常需要对容性负载进行缓冲,同时用一个小串联电阻(约为500)和一个大约5PF的积分反馈电容

0评论2013-01-14422

手机与电磁波对人有影响
现在,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十多年以前,只有极少数的有钱人才用得起手机,时至今日,手机已经非常普及,成为一种基本的工作与娱乐工具。随着其越来越小巧和便宜,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 与互联网功

0评论2012-08-02876

射频电路与天线的电磁干扰研究
当射频电路一切都按预先设定的方案设计完成之后,其性能不一定就会完全达标,其中会导致射频性能不达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可能就是电磁干扰,而电磁干扰并不一定是因为射频范畴内电路布局、布线不合理造成,亦可能是因

0评论2012-07-1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