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电磁干扰对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影响

2010-04-201200

  克服电磁兼容性的方法

  局域网的一个特有问题就是与多种布线系统的互联问题。就电磁信号而言,电缆只不过是一种能有效发射其中出现的共模信号的天线,因此,局域网设计的主要目标一定是对这种信号进行有效的限制。

  有两种常见方法可为通信链路(不包括同轴电缆和光缆)提供电磁兼容性能保障 — 即屏蔽双绞线(FTP/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原则上,由于屏蔽系统将整个链路封存于金属屏蔽体之中,因而似乎可提供最佳电磁兼容性控制。在这种方案下,外部噪声使电流在屏蔽体中流动,结果在信号导线中产生极性相反的等效电流。这种电流流过导线和屏蔽体的阻抗,产生噪声电压。当在整个环路(包括屏蔽体的接地连接)中汇集时,导线上的噪声电压将抵消屏蔽体上的电压。不幸的是,要发挥屏蔽布线系统的效用,屏蔽体必须在各端正确接地,而这通常会违反安全或其他要求。另外,对于复杂的安装系统,要确保其屏蔽完整性持续不变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屏蔽法采用的是“法拉第筒”模式:将一个导电屏蔽体安放在导线及所有相关接口的周围。但是,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电屏蔽体的完整性以及屏蔽体的接地方式和接地位置。需要记住的是,屏蔽体同时也是导体,如果未能当作屏蔽体正确处理,也会像任何其他导体一样传输信号、发射或接受噪声。考虑屏蔽楼宇布线系统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电缆屏蔽设计正确

  ◆连接器设计正确

  ◆连接器处的电缆包皮端接正确

  ◆安装程序细致周全

  ◆有干净电源可用

  ◆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可用

  ◆有良好的接地程序

  ◆使接地阻抗保持低水平

  UTP电缆的有效性取决于电缆本身的平衡性,更重要的是接口电路的平衡性。差分信号置于发射器端的一对线缆上,线对中的两条线缆相互绞绕,在整个链路中都保持高度匹配。使用这种技术时,任何外部噪声都会对线对中的两条线缆产生相同的影响(称为共模噪声)。在接收器端,线对中的差分信号被解释为数据,而大部分共模噪声则可以被抵消,或者被过滤掉并予以忽略。该因素在接口端电路的设计中加以考虑,因为这是有用差分数据信号向无用共模(辐射)信号转换的地方。

  平衡传输的目的在于确保在双绞导线上产生极性相反的等效信号。这些信号会产生极性相反的等效电磁场,而这些磁场则会相互抵消,结果使双绞线上的放射为零。另外,平衡传输使两条导线上的噪声影响相等,结果,不会将净噪声信号传递至接收器接口。一般而言,系统平衡性越出色,其放射量越少,抗噪能力越强。作为一种具有成本优势的电磁兼容性能改善方法,“平衡”法常常被忽视。对于接口处未使用的线对,通常在电子设备中以共模端接技术进行端接。其目的是为线对提供恰到好处的共模接地阻抗,以减少共模信号的环路(天线)区并使未用线对保持平衡。事实表明,这种端接方法可极大地改善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同时也是局域网标准委员会为所有高速应用推荐的端接法。

  实际上,使系统达到完美屏蔽或完美平衡状态是不可能的。就如大多数技术问题一样,这里同样存在一个工程上的折衷问题,必须进行审慎评估,以便为一系列既定条件找到最佳答案。平衡UTP系统将取得可接受抗扰度的最大筹码押在接口电子元件和布线元件(电缆、连接器和互联硬件)的设计上,而电子设计师确保使设备取得最佳电磁兼容性能的做法已成为标准惯例。得益于这种时下盛行的设计模式,UTP系统安装和维护起来更加方便、成本更低。另一方面,FTP/STP系统在端点处则依赖于信号通道本身。从发射器到接收器(包括端点电子元件),必须维持链路的屏蔽性能;否则,屏蔽效果将大打折扣。安装方必须对各个链路的系统缺陷进行评估。在安装中,验证屏蔽的完整性极其困难,因此,难以发现或纠正缺陷。另外,屏蔽体的设计和结构也对布线元件和安装的性能及成本有一定的决定作用。

  电磁兼容性和美国康普解决方案

  与美国康普布线系统配合使用时,设计得当、制造精良、安装到位的IT设备将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尽管在受控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放射测试不一定能考虑到现场遇到的所有变量,但康普的布线系统已被成功地安装到许多最恶劣的商业和工业环境之中,展现出良好的外部噪声抗扰性能,并且没有造成任何干扰问题。

  美国康普对其布线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独立测试。电缆和连接器均经过独立验证,符合现行国际布线标准。虽然多数电磁兼容性标准并不直接适用于布线系统,但康普进行的广泛测试提供了一种基准,使有源电子元件制造商可以专注于其设备的合规条件。

« 上一页 3/4 下一页 »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详解开关电源电磁干扰产生原理及三种控制技术
电磁干扰的产生与传输电磁干扰传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传输方式,另一种则是辐射传输方式。传导传输是在干扰源和敏感设备之间有完整的电路连接,干扰信号沿着连接电路传递到接收器而发生电磁干扰现象。辐射传输是

0评论2025-03-1014

电子产品中PCB的EMI控制技术
随着IC器件集成度的提高,设备的逐步小型化和器件的速度愈来愈高,电子产品中的EMI问题也更加严重。从系统设备EMC/EMI设计的观点来看,在设备的PCB设计阶段处理好EMC/EMI问题,是使系统设备达到电磁兼容标准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手段。本文介绍电子产品中电路PCB设计中的EMI控制技术。

0评论2025-01-05104

电路板布局布线及连接线耦合EMI辐射超标
电子产品产生电磁兼容问题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骚扰源(干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我们称之为电磁兼容三要素,缺少任何一个都构不成电磁兼容问题。骚扰源:即是产生骚扰的电子电气设备或系统,说明骚扰从哪

0评论2021-11-23275

直流电机的EMI的分析与设计
在我们碰到的直流电机的电磁兼容问题上,通常是具有换向气的直流电机(转子励磁调速电机等类同)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骚扰。由于在直流电动机或直流发电机在运行时,电枢绕组器件由某一支路进入另一支

0评论2021-11-23674

三个方面解决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问题
熟悉电源电路设计的朋友们都知道,在LED电源的设计过程中,电磁干扰EMI是个不小的难题,那么如何能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分享对电磁兼容性的处理,让电磁干扰不再是难题!电磁兼容(EMC)是在电学中研究意

0评论2021-03-23914

如何改善开关电源电路的EMI特性?
摘要:开关式电源设计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开关电源小型化设计中,提高开关频率可有效提高电源的功率密度。但随着开关频率提升,电路电磁干扰(EMI)问题使电源工程师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以反激式开关拓扑为例,从

3评论2021-01-28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