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超高频RFID系统与其他无线网络的电磁兼容性研究

2010-04-052010洪卫军 李书芳

  表4给出了由传播模型理论计算得到的在不同环境下距离RFID设备3 m处使用无中心对讲机的最大通信距离以及在完全保证无中心对讲机的最大通信距离时RFID设备与无中心对讲机的兼容距离。

446x122

  2.3 RFID业务与GSM移动通信业务的兼容性分析

  干扰测试显示,在保证RFID设备在GSM移动通信下行频段930~960 MHz的带外发射在100 kHz的信道带宽下为-47 dBm (EIRP)的情况下,在正对RFID设备3 m处使用GSM手机,GSM移动通信基本不受影响。

  一般的GSM网络覆盖信号强度在大城市繁华市区室内覆盖电平在200 kHz的信道带宽下为-70 dBm,一般市区室内覆盖电平在200 kHz的信道带宽下为-80 dBm。在正对RFID设备天线3 m处,由传播模型可得由于其产生的噪声电平在100 kHz的信道带宽下为-47 dBm-41 dBm=-88 dBm。所以RFID对于GSM网络的下行信号基本没有影响,而在偏离天线最大传播方向处使用GSM手机,应当完全可以保证其正常通信。

  而对于上行信号,在RFID设备满足在上行频率段的辐射杂散在100 kHz的信道带宽下小于-36 dBm (EIRP)的情况下,由于RFID设备一般与GSM基站之间保持较远的距离,手机的发射功率又远大于带外发射,所以在此条件下RFID设备对于GSM上行信号不会有影响。所以在GSM网络覆盖相对较好的地区,RFID设备在满足在GSM下行频率段的辐射杂散在100 kHz的信道带宽下小于-47 dBm (EIRP),上行频段的辐射杂散在100 kHz的信道带宽下小于-36 dBm的情况下,对于GSM通信基本没有影响。

  3 结束语

  RFID系统在GSM网络和无中心对讲系统中使用时必须保证RFID读写器天线与GSM用户终端或对讲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否则GSM用户终端将受到其信号干扰而无法识别网络,无中心对讲机也将无法检测到空闲信道而无法正常工作。本文的部分数据是使用奥村-哈达模型计算得到,然而实际的RFID系统使用环境可能处于室内或更加复杂的环境中, 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更精确的数学模型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PARKENDOBKIN N, LEE H, KIM H, et al. A security and privacy enhanced protection scheme for secure 900MHz UHF RFID reader on mobile phone[C]//Proceedings of  IEEE T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Jun 28-Jul 1, 2006, St Petersburg, Russia. Piscataway, NJ, USA: IEEE, 2006: 1-5.

  [2] DOBKIN D M, WEIGAND S M.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RFID tag antennas[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 Digest, Jun 12-17, 2005, Long Beach, CA, USA. Piscataway, NJ, USA: IEEE, 2005: 135-138.

  [3] PROTHRO J T, DURGIN G D, GRIFFIN J D. The effects of a metal ground plane on RFID tag antennas[C]//Proceedings of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Jul 9-14, 2006, Albuquerque, NM, USA. Piscataway, NJ, USA: IEEE, 2006: 3241-3244.

  [4] 信息产业部.关于发布800/900 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 信部无[2007]205号文件. 2007.

  [5] ETSI EN 302 208-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d radio spectrum matters (ERM):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equipment operating in the band 865 MHz to 868 MHz with power levels up to 2 W: Part 1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2004.

« 上一页 3/3 下一页 »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SAR评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新颖创新的SAR(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快速测量系统于近期进入了市场。SAR测量系统被用来确认无线设备,如移动电话使用者的电磁波辐射状态。测量所得的SAR值则与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比较,使受测的无线设备可以被批

0评论2015-11-04980

量化射频干扰对线性电路的影响
典型的精密运算放大(运放)器可以有1MHz的增益带宽积。从理论上讲,用户可能期望千兆赫水平的RF信号衰减到非常低的水平,因为它们远远超出了放大器的带宽范围。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包含在放大器内的静

0评论2015-09-24134

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射频信号测试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光通信等领域对于信号传输速率或者分辨率要求的提升,采用的调制制式越来越复杂,信号带宽也越来越宽。现代的实时示波器由于芯片和材料工艺的提升,已经可以提供高达几十GHz的实时

0评论2015-07-13701

欧洲无线射频EN300328 V1.8.1版标准新增要求
EN 300 328 V1.8.1适用于2.4GHz的Frequency Hopping equipment和other types of Wide Band modulation equipment, 比如2.4G WIFI, 蓝牙以及zigbee产品。而EN 301 893 V1.7.1主要针对5GHz WIFI及DFS产品。EN 300 328

0评论2015-01-23375

EMC射频设计要着重滤波和屏蔽
为了防止解调,模拟电路处于干扰环境中时需保持线性和稳定,尤其是反馈回路,更需在宽频带范围内处于线性及稳定状态,这就常常需要对容性负载进行缓冲,同时用一个小串联电阻(约为500)和一个大约5PF的积分反馈电容

0评论2013-01-14423

手机与电磁波对人有影响
现在,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十多年以前,只有极少数的有钱人才用得起手机,时至今日,手机已经非常普及,成为一种基本的工作与娱乐工具。随着其越来越小巧和便宜,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 与互联网功

0评论2012-08-02877

射频电路与天线的电磁干扰研究
当射频电路一切都按预先设定的方案设计完成之后,其性能不一定就会完全达标,其中会导致射频性能不达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可能就是电磁干扰,而电磁干扰并不一定是因为射频范畴内电路布局、布线不合理造成,亦可能是因

0评论2012-07-1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