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十一)

2013-05-224410磁性元件与电源


       4.2 设计印制电路板的基本知识

       4.2.1 印制线的波阻抗
       印制电路线的阻抗是一项重要参数,因为他经常是公共阻抗耦合的问题起源;同时也是完成电路功能所需要的。印制线阻抗主要由单位长度的电感、电容决定;而决定高频传输特性的主要因素是阻抗和时延。

        印制电路线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微带线(Mircostrip)和微带波导(Stripline)。微带线指的是印制板的最外层线条,虽可高速传输(因电容小),但工作时会辐射。微带波导指的是印制板上的两个实心层之间的线条,两层之间为绝缘材料,如地层与电源层之间的线条,虽抑止噪声性能好,但会使快速信号的边沿速率下降(因电容大)。

       为了完成电路的功能需要,印制线的波阻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时钟要求在整个工作路径上维持一个常值阻抗,通常为55~75Ω(±10%),开关速度越高对负载阻抗的要求也越高;又如时钟驱动器要求的串联阻抗典型值为10~33Ω;末终端的信号线必需符合终端的波阻抗值,否则会发生脉冲沿的抖动。

         1 微带线波阻抗
         图4.3是一根微带线结构图,传输参数提供如下:
表面式:                                         
                          (1)
埋入式:                                         
                          (2)

纳秒/呎        (3)
                           (4)
                           (5)
式中:Z0=线条的特性阻抗,W=线条宽度,T=线条厚度,H=线条到参考面的距离,B=介质厚度

         2 微带波导波阻抗
单线条:                                         
                           (6)
双线条:                                         
                           (7)

  3 印制线的其他有关设计公式

         高频传输的印制线条接入容性负载后会对印制线条的波阻抗、延迟有较大影响,特别对总线结构的电路往往是考虑的关键因素。不考虑印制线条衰减时采用以下参数:
设计时应考虑的带宽:
                         (8)
式中:tr =时钟信号上升沿时间
时延和电容负载的影响:                                          
                         (9)
                          (10)
式中:Cd =电容负载
传输线参数的转换关系:                                    
                         (11)                
                           (12)
                         (13)
                          (14)
无需考虑寄生电感线传输效应的最大限度:
微带式  lmax=9×tr             (15)
带线波导 lmax=9×tr          (16)

       4 无源元件高频等效电路的建模

       为了预测印制电路板电磁兼容设计的效果,一般设法建立PCB寄生参数的模型,其中有采用部分元件等效电路法(PEEC),PEEC的主导思路是用L、R、C的集中参数来等效PCB电路,使该电路可以直接使用电路仿真软件获得各个节点的电流和电压波形。对于直流型PCB,若内部电流分布均匀的话,L、M、R的值只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关;当内部电流分布不均匀时,可以再将导体分割为更小的、电流分布更均匀的单元,这时可以采用以下的计算公式:
                                (17)
                                (18)
                                 (19)

        下面表4.1给出各种印制线宽度、厚度和长度的阻抗值随频率的变化。
        表4.1把两根印制线看成是传输线。表中有三种印制导线对配置,表示不同配置的印制导线对的特性阻抗随几何形状的变化。表中第一种配置是,电源线和回线位于板相对的上下两面上或者使用改进的电源母线分配方案,他们是可以实现的。第二种配置表示地平面上的一根导线的特性阻抗(如在多层印制电路板中那样)。第三种配置表示并排的印制线阻抗,这是一种给出最高阻抗值的布局。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电子信号抗干扰之滤波技术
信号在它的产生、转换、传输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由于环境和干扰的存在而畸变,甚至是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种畸变还很严重,以致于信号及其所携带的信息被深深地埋在噪声当中了,所以滤波是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基本而重要

1评论2020-09-26322

如何降低数模设计过程中的数模干扰?
数模设计过程中要避免照搬经验和规则,但要彻底讲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数模干扰的机理,数字对模拟的影响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串扰串扰一般是通过数字与模拟信号线间的分布参数相互影响,不过这个问题至少目

0评论2019-05-28159

各种电源滤波电路分析
引言在整流电路输出的电压是单向脉动性电压,不能直接给电子电路使用。所以要对输出的电压进行滤波, 消除电压中的交流成分,成为直流电后给电子电路使 用。在滤波电路中,主要使用对交流电有特殊阻抗特性 的器件,

2评论2019-04-08447

开关电源EMI滤波电路原理与解决方案
开关电源电路EMI滤波电路原理滤波原理:阻抗失配;作为电感器就是低通(更低的频率甚至直流能通过)高阻(超过一定频率后就隔断住难于通过)(或者是损耗成热消散掉),因此电感器滤波靠的是阻抗Z=(R^2+(2ΠfL)^2)^1/2 。也

0评论2018-07-061649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
一、什么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

1评论2018-05-041192

PCB设计磁珠的选用你真会吗?
PCB设计中是使用贴片磁珠还是使用贴片电感主要取决于应用场景。如:在谐振电路中需要使用贴片电感;在消除不需要的EMI噪声时,使

1评论2018-04-12489

去耦电容与旁路电容的区别
旁路电容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电容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去耦电容相当于电池,避免由于电流的突变而使电压下降,相当于滤纹波。具体容值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期望的纹波大小、作用时间的大小来计算。去耦电容一般都很大,对更高频率的噪声,基本无效。

3评论2017-08-15589

澳大利亚电器产品EMC要求  
电器产品的EMC(电磁兼容性)要求,即是在固定场合下,电器设备产生的电磁扰动的量度必须低于一定的标准,不妨碍其他电器正常工作;并且设备自身也具有一定抗电磁扰动的能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电器产品的EMC认

0评论2017-07-211587

气体放电管的原理、选型及应用实例分析
气体放电管的原理气体放电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总结为气体放电。当两级间产生足够大的电量,则会造成极间间隙被放电击穿,这时其便由绝缘状态转变成为导电状态,这种现象 与短路较为相似。当处于导电状态下时,两极间的

0评论2017-06-21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