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电路设计中,干扰的存在让设计者们苦不堪言,干扰会导致电路发生异常,甚至会导致最终的产品无法正常使用。如何巧妙地减少甚至避免干扰始终是设计者们关心的重点,其中单片机的抗干扰设计就是较为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与上拉电阻有关的单片机抗干扰。
想要实现单片机刚干扰,首先要综合考虑各I/O口的输入阻抗,采集速率等因素设计I/O口的外围电路。一般决定一个I/O口的输入阻抗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I/O口有上拉电阻,上拉电阻值就是I/O口的输入阻抗。人们大多用4K-20K电阻做上拉,(PIC的B口内部上拉电阻约20K)。
由于干扰信号也遵循欧姆定律,所以在越存在干扰的场合,选择上拉电阻就要越小,因为干扰信号在电阻上产生的电压就越小。
由于上拉电阻越小就越耗电,所以在家用设计上,上拉电阻一般都是10-20K,而在强干扰场合上拉电阻甚至可以低到1K。(如果在强干扰场合要抛弃B口上拉功能,一定要用外部上拉。)
第二种:I/O口与其它数字电路输出脚相连,此时I/O口输入阻抗就是数字电路输出口的阻抗,一般是几十到几百欧。
可以看出用数字电路做中介可以把阻抗减低到最理想,在许多工业控制板上可以看见大量的数字电路就是为了保证性能和保护MCU。
第三种:I/O口并联了小电容。
由于电容是通交流阻直流的,并且干扰信号是瞬间产生,瞬间熄灭的,所以电容可以把干扰信号滤除。但代价是造成I/O口收集信号的速率下降,比如在串口上并电容是绝不可取的,因为电容会把数字信号当干扰信号滤掉。
对于一些特殊器件,如检测开关、霍尔元件等,是能够进行并电容设计的,这主要是因为其开关量的变化较为迟缓,并不能形成很高的速率,所以即便电路中并联电容,对信号的采集也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本文主主要对于上拉电阻有关的如何规避单片机干扰进行了介绍,正被单片机干扰困扰的朋友不妨花上几分钟阅读,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讲解
随着单片机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单片机系统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如果一个
1评论2016-10-2483
EMC技术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EMC电磁兼容性包括EMI(interference)和EMS(susceptibility),也就是电磁干扰和电磁抗干扰。用于生产现场的单片用系统,易受各种电磁干扰的侵袭,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靠性。这些干扰因素常会导致单片机系统运行失
0评论2016-05-06126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析
一、 简述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单片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行业或一个部分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框架式断路器做为低压配电系统的主开关也已突破传统的结构
0评论2016-04-11299
在单片机设计过程中 摆脱EMC的软硬件处理方法
对于一个电子工程师来说,在单片机的电路设计中电磁干扰不仅关系了单片机在控制在中的能力和准确度,还关系到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对电磁干扰的设计本文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设计处理,下面就是从单片机的PCB设
0评论2016-01-26167
谈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本文中所提到的对电磁干扰的设计我们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设计处理,下面就是从单片机的PCB设计到软件处理方面来介绍对电磁兼容性的处理。一、影响EMC的因数1、电压:电源电压越高,意味着电压振幅越大,发射就更
0评论2015-08-1867
如何摆脱单片机设计过程中的电磁干扰
对电磁干扰的设计我们主要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设计处理,下面就是从单片机的PCB设计到软件处理方面来介绍对电磁兼容性的处理。 一、影响EMC的因数 1.电压 电源电压越高,意味着电压振幅越大,发射就更多
0评论2015-01-0789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UPS抗干扰技术
摘要:单片机控制系统中通常存在很多干扰,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抗干扰是在所难免的。本文分析了单片机控制的UPS的干扰类型,分别从硬件和软件的角度给出了多种有效的抗干扰措施。这对于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
0评论2011-01-13194
单片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随着单片机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工业自动化、智能化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单片机系统面临着电磁干扰(EMI)日益严重的威胁。电磁兼容性(EMC)包含系统的发射和敏感度两方面的问题。如果
0评论2010-09-1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