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USB3.0接口的ESD防护设计

2016-08-1715540晶焱科技安规与电磁兼容网

在今年计算机硬件的热门话题中,USB3.0绝对是最受瞩目的。自从2000年USB2.0出来后,这项应用已深植各项电子产品中,在各式各样的接口规格中, USB应可算是使用最广泛的了。USB3.0的数据传输速率比现有的USB2.0快上十倍,刚好迎合日益大增的高画质、大容量储存需求。无论是外接式硬盘、随身碟、相机记忆卡均可大幅缩减储存的时间。除了在计算机上的应用之外,手机与相机的传输也几乎都是使用USB规格,甚至许多产品更直接把充电端与USB结合,难怪各界皆如此期待USB3.0的广泛使用,好让用户享受4.8Gbps的传输快感。USB3.0接口分成主机(Host)端与装置(Device)端,必须先有Host端的支持,周边的Device端才能搭配;而芯片大厂英特尔及超威自2010年起亦已开始研发将支持USB3.0为南桥规格,加上微软Windows 7也确定研发支持USB3.0的drivers,预估USB 3.0取代USB2.0已是既定趋势。

为实现十倍于USB2.0的传输速度,USB 3.0控制IC必须使用更先进的制程来设计与制造,但这也造成USB 3.0的控制IC对ESD的耐受能力快速下降。除此之外,USB 3.0会被大量用来传输影音数据,对数据传输容错率会有越严格的要求,使得使用额外的保护组件来防止ESD事件对数据传输的干扰变得很必要。除了传输速度的要求之外,另一个用户最普遍的USB应用就是即插即用、随拔即关。然而这个热插入动作却也经常是造成电子系统工作异常、甚至造成USB端口组件毁坏的元凶,因为如静电放电(ESD)等瞬时噪声就是来自这个热插入动作。

要用在USB3.0端口的ESD防护组件必须同时符合下面三项要求:

第一、ESD防护组件本身的寄生电容必须要小,为不影响USB3.0 4.8Gbps的传输速率,其寄生电容必须小于0.3pF。

第二、防护组件对ESD的耐受能力必须要高,最少要能承受IEC 61000-4-2接触模式8kV ESD的轰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防护组件在ESD事件发生期间所提供的箝制电压必须要够低,不能造成传输数据的损坏。

以上三项要求缺一不可,缺少了任何一个要项,USB3.0端口就无法被完善地保护。然而要同时符合以上三项要求的ESD防护组件,其本身的设计难度就相当高。

 晶焱科技拥有先进的ESD防护设计技术,特别针对USB3.0的防护需求,推出AZ1065系列的ESD防护组件。为避免防护组件的寄生电容影响USB3.0 4.8Gbps差动(Differential)讯号的高速传输,AZ1065的寄生电容已低于0.3pF。在极低的电容特性下,任一接脚在室温时仍皆可承受IEC 61000-4-2接触模式10kV ESD的轰击。最重要是,以相同寄生电容来比较,AZ1065拥有最低的ESD箝制电压,可有效防止数据传输时被ESD事件所干扰,才能让拥有USB 3.0端口的电子系统有机会通过Class-A的IEC 61000-4-2系统级静电放电保护测试。利用传输线脉冲系统(TLP)测量AZ1065后,可以观察到如图一的ESD箝制电压特性。在IEC 61000-4-2接触模式6kV的ESD冲击下(TLP电流等效约为17A),箝制电压仅有13.4V,将得以有效避免系统产品于静电测试时发生数据错误、当机甚至损坏的情况。


图1:AZ1065-06F的ESD箝制电压测试曲线。

在电子产品的USB3.0应用中,AZ1065-06F将是静电放电防护的最佳解决方案。图2所示即为装有ESD防护组件AZ1065-06F的USB3.0端口顺利通过5Gbps的Eye Diagram测试结果。
 


图2:AZ1065-06F 5Gbps的Eye Diagram测试结果。

 在电子产品朝向轻薄短小的发展趋势下,产品的印刷电路板(PCB)也随之越来越小,但在产品功能强大的要求之下,线路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PCB的面积已变得寸土寸金,造成产品设计时相当大的困扰。AZ1065系列产品提供六个极低电容的接脚,可同时保护USB3.0的两组差动对(TX and RX)及USB2.0的差动对(D+ and D-),具有缩小PCB面积与降低布局(Layout)复杂度等优点,可节省系统成本。更特别的是AZ1065-06F首先采用交错型式的接脚,以提供PCB Layout时可利用穿透式(Feedthrough)的设计,图3即为AZ1065-06F的接线方式。此种首创的组件接脚方式将可免除绕线时的诸多困扰,不但对缩短产品设计时间的PCB Layout工作有相当大的帮助,同时差动讯号线的Layout也将更为对称,减少讯号传输错误的机会。


图3:以AZ1065-06F作为USB3.0 ESD防护,线路可利用穿透式Layout达成。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静电放电测试标准——理解和比较差异
人体模型 (HBM) 器件级测试是 ESD 测试常用的模型。它用于表征电子元件对 ESD 损坏的敏感性。该测试模拟人体对电子元件的放电,如果人体积累了残余电荷(例如,穿着袜子拖着脚走过地毯)并触摸电子设备,就会发生这

0评论2025-03-2339

电路级静电防护设计技巧与ESD防护方法
静电放电(ESD)理论研究的已经相当成熟,为了模拟分析静电事件,前人设计了很多静电放电模型。常见的静电模型有:人体模型(HBM),带电器件模型,场感应模型,场增强模型,机器模型和电容耦合模型等。芯片级一般用

3评论2021-01-28618

电路保护的意义是什么?常用的器件有哪些?
电子电路很容易在过压、过流、浪涌等情况发生的时候损坏,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电路的产品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而电路保护则变得尤为重要。电路保护元件也从简单的玻璃管保险丝,变得种类更多,防护性能更优越。电路

1评论2020-10-19210

手机开发过程中 预防ESD失效的方法
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导致了半导体器件对外界电磁骚扰敏感程度也大大提高。ESD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手机的功能越

0评论2018-12-25363

解析PCB板设计中抗ESD的常见防范措施
来自人体、环境甚至电子设备内部的静电对于精密的半导体芯片会造成各种损伤,例如穿透元器件内部薄的绝缘层;损毁MOSFET和CMOS元器件的栅极;CMOS器件中的触发器锁死;短路反偏的PN结;短路正向偏置的PN结;熔化有源器件

2评论2018-12-25489

如何提高隔离接口模块的ESD抗扰能力
隔离模块应用于各类复杂的工业环境中,以提升总线的抗干扰能力,但设备接口可能会采用端子与外部连接,可能会在安装、维修过程中有静电等能量输入,从而导致隔离模块损坏。那么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呢?本文为您揭秘

0评论2018-07-02779

共享单车电子锁的防静电保护方案
全民共享,共享经济,互联网+,这些热点关键词不是说说而已。在基础公共建设比如:公路,铁路,大桥,隧道,公园已经建设完整后。我们的社会开始建设移动共享经济比如: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自行车,共享电动汽车,共

1评论2017-08-18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