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光电传感器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2017-08-011380安规与电磁兼容网

目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光电传感器,一般是开关型的,被称为光电开关。光电传感器由投光器、受光器、集成电路、输出电路等组成,属弱电检测传感器。它容易受到强电设备的电磁干扰。它工作时,引起电磁辐射,形成电磁干扰。

当动作频率较高、多个传感器相距较近时,仪器仪表、总线系统、计算机等弱电设备会受到强烈的干扰,传感器本身也会受到强烈的干扰,此时电磁兼容问题显得更突出。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一是使传感器本身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避免出现误动作,二是避免传感器成为电磁干扰源。

光电开关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光电传感器在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构成,它们分为: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

发送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组成。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在其后面是检测电路,它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

此外,光电传感器的结构元件中还有发射板和光导纤维。

三角反射板是结构牢固的反射装置。它由很小的三角锥体反射材料组成,能够使光束准确地从反射板中返回,具有实用意义。它可以在与光轴0到25的范围改变发射角,使光束几乎是从一根发射线,经过反射后,还是从这根反射线返回。

以下就是我们所要注意的设计点。

1.光干扰的抑制

光电传感器以光为媒介进行无接触检测。光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光干扰也算是一种电磁干扰,光干扰是传感器误动作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光、背景光和周围其它光电传感器发出的光是光干扰源。以红外线为媒介进行检测则可减小可见光的影响,红外光也不影响可见光。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可用滤光镜滤去可见光。对于周围环境其它光电传感器的光干扰, 可用外壳、套筒、夹缝来抑制 。

投光器外壳结构设计得当,可使发出的光成为规则光束,而非散射状,使用时又安装得当,则投光器难成为光干扰源。传感器设计时,采用偏振光及高频调制的脉冲光,采用同步检波方式,都有利于抑制光干扰。

2.电路板电磁兼容

光电传感器通过高频调制产生高频电信号。在高频下,一根导线等效为一个电感。因此,须尽可能缩短传感器内高频线的长度。印制板迹线设计时要考虑尽可能减小电磁辐射。迹线辐射比集成电路辐射要强。迹线如构成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环路,则会向空间辐射磁场,也会接受空间的磁场。环路电流。设环路面积为S ,电信号频率为f ,测量天线到辐射平面的距离为d ,测量天线与印制板平面的夹角为θ,此时为差模辐射。可通过减小环路面积S 和环路电流i 来减小差模辐射。共模辐射可用对地电压激励的、长度小于1/ 4 波长的短单极天线来模拟。减小地电压和将差模电流旁路到地可减小共模辐射。

总的来说,印制板迹线长度宜短,宜增加宽度,但不宜突然增宽,不宜突然拐弯。尽可能增大地线面积以减小地线阻抗。高频信号线、电源线应尽可能平行地靠近地线。传感器应选用低功耗器件。低功耗器件发热小,这有利于传感器设计得更紧密,有利于传感器稳定工作。

3.输出电路电磁兼容设计

输出电路是传感器的末级电路,一般是无触点开关电路。常用输出元件有三极管和晶闸管。三极管状态改变时,引起电磁辐射。在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并接RC 吸收电路,用电感L 来抑制d i/ d t , 就可减小电磁辐射的能量。

输出电路电磁兼容设计的另一种方法是屏蔽。晶闸管被屏蔽,LC 滤波网络用来抑制晶闸管动作时产生的浪涌。滤波网络与屏蔽罩均接地。

4.抗干扰编码设计方法

现在,通信、接口、总线技术的发展也促使二进制传感器的智能化。一个执行器-传感器- 接口总线系统。总线系统最多可安装248 个二进制传感器。 芯片与光电传感器配合,可使传感器与 总线相连。同一总线上,多个传感器相互干扰的问题比较严重。这可在传感器通信时,在信息中加入监督码元(冗余码)进行抗干扰。如用00000 、11111代替0 、1 。当收到10111,那可认为错了一位,并自动纠正第二位。

5.电磁兼容试验设计

电磁兼容设计靠电磁兼容试验来验证与改进。现在,有了比较完善的电磁兼容试验方法和专门的试验设备。开关电器动作时,形成强烈的干扰,产生瞬态脉冲 标准对电快速瞬变脉冲干扰作出规定,分为单个脉冲、一群脉冲、脉冲群。脉冲群波形如图5 所示,周期为300 ms , 脉冲束宽度为15 ms。

单个脉冲和一群脉冲中单个脉冲的宽度要小于15ms。 规定的雷电模拟脉冲的宽度也要小于15 ms。光电传感器内部采用小电容对瞬变脉冲滤波比较适应。传感器若受主机控制,则可在软件中采用数字滤波、延时指令来抑制瞬变干扰。光电传感器辐射敏感度试验结果如表1 所示。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整车电磁兼容设计-线束串扰的问题分析
整车上有这一线束设计,电动尾门撑杆电机电源由尾门控制器驱动输出,同时电机反馈霍尔信号到尾门控制器,驱动电压和霍尔信号的电压幅值为12V。电机驱动电源和霍尔信号的共走线长度为1385mm(54.5in),驱动电源为PWM驱

0评论2025-03-2912

雷达电路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和EMC分析设计
现代雷达对信号频谱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要求雷达能在恶劣的电磁干扰环境中可靠工作,这就对雷达电路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电磁兼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雷达信号的寄生输出,除了在信号变换等过程中产生外

0评论2023-03-14249

通信开关电源的EMI/EMC设计
引言通信开关电源一般都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其特点是频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另外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远程监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程控交换、光数据传输、无线基站、有线电视系

0评论2018-12-25645

结构方面的EMC/EMI设计知识
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EMC)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 EMI);二、电磁敏感度(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 EMS)。电磁兼容设计基本目的:A

0评论2018-09-08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