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安规首页 安规分类 切换频道

浅谈Y型电线组件及其认证过程常见问题分析

2015-04-132370威凯检测技术 张曼娜日用电器

1.3 Y型电线组件和Y型互连电线组件认证过程常见问题分析

Y型电线组件和Y型互连电线组件的检测包括对Y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对部件的技术要求。插头应符合GB 2099.1,连接器应符合GB 17465.1,插头连接器应符合GB 17465.2,电线应符合GB/T 5023或GB/T 5013,Y型接头应符合GB/T 26219的相关要求。

接下来分析一下插头、连接器、Y型接头在检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3.1插头

插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电器附件产品。以下总结了一些目前企业容易忽略而造成检测不合格的项目。

1.3.1.1 插头的接地端子所标符号

在新版插头标准GB 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8.1条中明确规定了接地端子符号为,而不是。

1.3.1.2 插销弧度的尺寸

为了使插头更容易的插入插座,插头新版标准新增了插销弧度(参见图1)的要求,插销弧度是不少中小企业容易忽略的问题。标准要求的弧度值R为:5~7,一般我们会用弧度规和投影仪来测量。而出现不合格的情况通常都是插销弧度达不到5。

1.3.1.3 插头内架结构

插头内架一般指的是用以将载流部件和接地电路部件保持在正常位置所必需的绝缘材料。第一种情况,若插头内架要和外壳一起才能起到将载流部件和接地电路部件保持在正常位置的作用,那么外壳也要经受125℃球压试验和750℃灼热丝试验,即外壳材料也要和内架材料一样具备耐高温的性能,而这种情况下的外壳材料125℃球压试验失败是经常出现的不合格项目,因为成本问题,一般企业的外壳材料都为PVC,故要使插头通过耐热测试,内架结构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一种情况,内架的设计若满足保持插销在位,即不能左右或者前后活动,则外壳PVC材料不需经受125℃球压试验,这样一般材料没问题,耐热测试也就顺利通过。现以单相两极不可拆线插头为例,如图2所示的为一般不合格产品所使用的内架结构;如图3所示的为一般合格产品所使用的内架结构。

1.3.2连接器
  连接器也是常用的附件产品,自最新标准2009版颁布实施以来,不少企业产品还是存在以下一些不合格项目。

1.3.2.1 连接器的尺寸

一般我们会通过游标卡尺、量规、投影仪来测量标准活页上的尺寸。
  现以标准活页图C7用于冷条件下Ⅱ类设备的2.5A 250V连接器为例:
  如图4所示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标准值:3~3.8mm)这个关键尺寸,是连接器产品最容易出现不合格的尺寸。该尺寸需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同时还需用接触规和不接触规(图5)来考核。  

测量结果通常会有以下三种不合格情况,一是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不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同时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的测试也通不过;二是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但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的测试通不过;三是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不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但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的测试通过。而连接器的插套形状及其尺寸对于测量结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图6所示该连接器的插套上部为典型的喇叭口结构,这种喇叭口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到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跟插套的接触。喇叭口过大,有可能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但接触规接触不到插套(如图5、图6所示,接触规直径d1小于插套喇叭口内径),从而导致尺寸测试不通过。或者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小于标准的要求3mm,但量规测试合格。

一般容易通过该尺寸检查的插套结构如图7所示,插套上部比较平直。

1.3.2.2连接器的爬电距离、电气间隙

连接器要在与器具输入插座结合和不结合两种情况下进行此项试验,首先介绍一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定义。
  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附件边界之间沿绝缘表面所测得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附件边界之间的通过空气测得的最短距离。

由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产品所需测量部位,而容易引起不合格的部位为连接器的内架。如图8所示此内架结构(上下盖形式)出现不合格率最高,由图可见,接地插套与带电插套(L极或N极)之间的距离标准规定要大于或等于4mm,如果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忽略了,把所有插套上顶端与内架下盖上顶端设计成平的,那接地插套与带电插套(L极或N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就是直线距离,这个距离几乎所有测量值都是小于,这就造成了产品不合格。一般建议企业内架的下盖部位适当加长,使插套上顶端到内架下盖的上顶端有一定距离(如图9所示),从而达到标准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大于等于4mm要求。为了避免此项测试不通过,建议企业使用图10的内架结构。

带电部件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也是一个容易不合格的尺寸,如图11所示,此连接器为独立封装结构,由于设计问题,内架下部两测有缝隙,故插套到内架外边缘的距离最大只有1.9mm,明显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大于等于4mm。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知道,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试结果合格与否,连接器的内架结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着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避免通不过测试。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欧盟轻型电动车辆及电动自行车的CE认证要求和测试方法解读
轻型电动车辆和电动自行车CE认证要求EN 17128:2020 载人和货物及相关设施运输的轻型机动车辆,未经道路使用类型批准-轻型电动车辆(PLEV)EN 15194 自行车 电动辅助自行车 - EPAC BicyclesEN 50604-1 用于轻型电动汽车

0评论2023-12-05298

欧盟新电池法规常见问题答疑
1.欧盟新电池法规和欧盟电池指令的关系是什么?属于欧盟电池合规要求更替的关系:欧盟新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EU) 2023/1542已正式发布,于2023年8月17日起生效,将于2024年2月18日起施行;而旧的欧盟电池指令2006/66/

0评论2023-11-21172

振动和冲击对锂电池的影响
锂电池驱动的电动微型交通工具,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和电动摩托车,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会经历重大的振动和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械应力可能会放大产品内部缺陷,增加电池故障、过充、过热和火灾的风险。受影响的元件振动和冲击对锂离子电池内部受影响的主要组件包括:电极反复的冲击和振动会导致电极材料,主要是阳极,出现微小的裂缝。这会产生没有电气接触的“死点”和电阻增加的“热点”,从而降低电池性能和寿命。分隔膜电极之间的聚烯烃分隔膜会因连续的应力而疲劳和撕裂,使电极接触并引起内部短路。分隔膜也更容易堵塞,抑制离子流

0评论2023-07-21312

家用电器电参数测量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在前文《电热器具输入功率项目不合格原因探讨》、《电热器具输入功率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中,笔者曾提出关注试验电源电压波动的问题,试验电源电压不准确将对电热器具输入功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造成直接影

0评论2023-01-30181

电热器具输入功率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
电热器具输入功率项目不合格在各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检测中常有发生,尤其是以电阻丝发热为加热原理的电热器具,比如,常见的电吹风、电暖器、电热水壶、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热毯等产品。笔者曾行文《电热器具

0评论2023-01-3073

正确使用CNAS标识要注意哪些内容?
1、标识的位置实验室或检验机构应将CNAS认可标识置于其签发的报告、证书首页上部适当的位置。2、认可标识签发带CNAS认可标识或认可状态声明的报告或证书应由授权签字人在其授权范围内签发。3、不可使用认可标识的情

0评论2022-11-04148

医疗器械审评与注册核查衔接现状探讨
摘要:以中医熏蒸治疗设备为例,通过企业座谈、调研、省级审评查验中心的问卷调查,汇总研究医疗器械审评与注册核查相衔接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期望有利于提升审评人员能力,改革审评制度,促进医疗器械行

0评论2022-10-2554

电暖器出口欧盟地区需要哪些认证?
一、前言冬季临近,欧盟地区即将进入供暖需求的高峰期。随着能源危机、天然气缺口等因素的不断加剧,欧盟市场对电取暖设备的市场需求显著增长:■ 据阿里巴巴国际站数据显示,取暖电器设备的需求量同比去年增长超40%

0评论2022-10-20105

锂电池及含锂电池设备或车辆2023年空运要求
1、UN38.3报告的试验概要变化2023年1月1日开始,取消了仅含有锂纽扣电池的设备(包括电路板)的测试摘要(Test Summary)的要求。2、新能源汽车航空运输的要求变化对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运输包装说明PI950、PI951和 PI 952

0评论2022-10-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