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电脑软板防电磁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2009-09-09 1490
本文导读:     1976年微机最早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当时是4位微机,1983年开始采用16位的单芯片微机。微机进入汽车领域,带来如下变化:      a) 使系统的各种控制活动得到
     1976年微机最早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当时是4位微机,1983年开始采用16位的单芯片微机。微机进入汽车领域,带来如下变化:

      a) 使系统的各种控制活动得到显著的提高和改善;

      b)便于对汽车上的多个输入和输出进行控制;

      c)半导体制造商已经开发了适用于车辆系统的各种元件;

      d)可缩短汽车开发时间。

      近几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的更高要求,微机广泛用于现代汽车各种控制系统,极大地优化了汽车的各种技术性能。目前在汽车上主要的微机控制系统见表1。

驱动系统 底盘及车身 车身附件
燃油喷射控制 电子控制悬架 多通道传输系统
点火时间控制 防抱死制动控制 汽车空调系统
爆震控制 四轮驱动控制 汽车音响系统
废气排放控制 动力转向控制 汽车导行系统
怠速控制 车速巡航控制 数字式仪表
变速控制 四轮转向控制 汽车电话
锁止控制 电子防盗控制 电动座椅

      2.汽车的电磁噪声及其对微机的影响

      汽车所遇到的电磁环境可分为汽车内部和汽车外部的电磁噪声两种(图 l)。汽车内部的电磁噪声是指车用发动机、继电器、开关等部件工作时所发生的电磁噪声;外部电磁噪声是指各种电器设备,如高压输电线、铁轨、广播电视设备及无线电通讯设备等所辐射出来的对汽车起干扰的电磁辐射以及由雷电等自然现象引起的电磁噪声。所有这些电磁噪声会通过线束、车身或由空中传递过来并干扰车用微机系统,使它们的工作性能难以发挥,甚至导致微机发出错误的指令,使得各执行器件出现误动作,由此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等。在日本就曾对车用微机进行过电磁波照射试验、静电放电试验及脉冲噪声试验,结果发现微机发出的误动作较多。因此,各汽车厂纷纷通过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措施来提高车用微机的工作可靠性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3.车用微机防电磁干扰技术

      3.1硬件方面的相关技术

      目前在硬件方面所采取的各种防电磁干扰的措施主要是针对噪声源进行的,其目的是减少各种电磁噪声的产生,以改善微机的工作环境,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a)加装阻尼电阻。如在点火装置的高压电路中,串入阻尼电阻,削弱电火花产生的平扰电磁波。阻尼电阻值越大,抑制效果越好,但太大,又会减少火花塞电极间的火花能量,故应选装适当。口尼电阻一般可用碳质材料制成,电阻值约为10-20KΩ,一般装在点火线圈一端和火花塞接头端。

      b)加装并联电容器。在车内可能产生电磁火花的地方并联电容器,如在调节器的电源接柱与搭铁之间、发电机电枢接柱与搭铁之间并联0.2-0.8μF的电容器等。
 

      c)金属屏蔽。在所有容易产生火花的汽车电器以及需要防干扰的重要电子设备上用金属网屏蔽起来,导线用密织的金属网或金属导管套起来,并将其搭铁,从而起到防电磁干扰的目的。

      d)车身化。利用低阻抗导体连接身和发动机(车身化),使发动机接近零电位,可减少噪声电流的流动环,从而减少电磁噪声的福射。

      3.2软件方面的相关技术

      虽然在硬件方面采取了一些防电磁干扰的相关措施,但是这方法对车用微机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又从软件入手,在微电脑内部预先设计好一些防电磁干扰的固定程序。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网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积分规则  |  定制推广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