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电磁兼容首页 电磁兼容分类 切换频道

电磁兼容不可忽视的电子测量问题

2010-12-163050高忠民

对存在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在电子测量装置中,存在着各种联系,可分为内部和外部联系。外部联系如: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源以及外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各种场强),这些外部因素,当处于正常状况时,对电子测量装置和仪器表并没有什么坏影响,有些还是必需和有用的,但是当这些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将对电子测量装置发生影响,便变成为有害的联系,成为外界干扰的来源。仪器仪表和电子测量装置的内部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如信号的正向传输,属有用的联系,而各部分之间存在的寄生耦合,便函属于有害的联系了,因此,必须想方设法割断或削弱那些有害的联系,同时又不对那些为了正常进行测量和工作所需要的联系产生影响或损害。

对于来自外部的干扰,可通过适当的抗干扰措施加以解决。对于来自电子测量装置和仪器仪表的内部干扰,可通过装置的正确设计及合理布局加以消除削弱。实践证明,不同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受干扰的影响不同,同时,干扰对电子测量装置和仪器仪表工作的影响是通过其内在原因作用的。

针对以上所述,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研究电子测量装置和仪器仪表的抗干扰问题,不能完全归结为防护措施问题,而应当与工作原理、测试方法结合一起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区别对待。

4 电磁干扰的产生和分析

在检测中我们遇到电磁干扰,最常见的有电噪声,即叠加在有用信号上的扰乱信号传输、使原来的有用信号发生畸变的电物理量,简称噪声。检测仪表在工作时,噪声总是叠加在有用信号上,影响测量结果,有时甚至会完全将有用信号淹没掉,使测量工作无法进行,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提高信噪比,使有用信号抑制噪声的干扰。

4.1噪声的产生

噪声的种类繁多,其产生、传递及抑制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以产生的原因来分类,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

内部噪声是指检测仪表和装置内部或器件本身产生的噪声,常见的有:热噪声、散粒噪声、接触噪声、感应噪声、交流噪声、振荡噪声、反射噪声及其它。

外部噪声是指从外部侵入检测仪表和装置的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二类,自然噪声指大气噪声、太阳噪声、宇宙噪声。人为噪声有放电噪声、高频噪声、工频噪声、辐射噪声等,其中影响比较严重的是工频噪声,工频噪声是电力输配电线路、工频电源由于工频感应、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大地漏电流等形成的噪声,对检测仪表是影响最大的干扰;而辐射噪声是由大功率发射、接收装置等产生的噪声,通过辐射或通过电源线会给电子测量装置造成很大的干扰。

4.2噪声的传播

噪声的传播来源于噪声源,不同的噪声必有各自不同的噪声源,噪声源必须通过一定的耦合途径进行传播,才能将噪声送至检测仪表和装置中,对其正常工作造成影响而形成 干扰,因此,噪声形成干扰必须具备以下途径:a、噪声源;b、对噪声敏感的接收电路或装置;c、噪声源到接收电路之间的噪声通道。

噪声可能通过公共导线(如公用电源、公用连线等),设备间电容相邻导线的互感空间辐射以及交变电磁场中的导线途径,将噪声源耦合和合到接收电路中,耦合方式主要有传导耦合和辐射耦合,有些噪声可通过传导和辐射两种途径传输。

传导耦合分为电容性耦合、电感性耦合、公共阻抗耦合和漏电流耦合。

电容性耦合是由检测仪表和装置内的寄生电容形成的耦合,其干扰电压正比于噪声源的角频率、分布电容、接收电路的输入阻抗。

电感性耦合是由于噪声源中通过交变电流所形成的交变磁场与周围回路交链,在高敏感接收回路中产生感应而形成,其干扰电压正比于噪声源角频率、互感系数和噪声源电流。

公共阻抗耦合是由于两个电路存在着公共阻抗,当一个电路中有电流通过时,通过公共阻抗便在另一个电路中产生干扰电压、形成公共阻抗耦合干扰,其干扰电压正比于公共阻抗和噪声源电流。公共阻抗耦合是检测仪表中常见的一种干扰,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由电源骨阻形成的公共阻抗耦合干扰,当用同一个电源同时对多个仪表供电时,如有高电平电路的输出电流流过电源,这个电流就会在电源内阻上产生压降,形成干扰电压,造成对其它低电平电路的干扰。

信号输出电路相互干扰,当电子测量装置的信号输出电路带有多路负载时,如果有任一路负载发生变化,此变化者将通过输出阻抗公共耦合而影响到其它输出电路。

由接地线阻抗形成的公共耦合干扰,如果电子测量装置的公共线接地时,若在接地线上有较大电流通过,会通过接地线阻抗产生公共阻抗耦合干扰。

漏电流耦合是由于绝缘不良时,电流经绝缘电阻的漏电流所引起的噪声干扰。

电磁辐射耦合是指干扰源通过空间辐射将干扰传递给接收电路,接收电路受到干扰的程度与所处位置的干扰强度成正比。

4.3电磁干扰的方式

各种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必然要通过各种耠合通道进入电子测量装置,对其产生干扰,引起测量误差,根据噪声进入测量电路的方式不同及与有用信号的关系,可将噪声干扰分为差模干扰与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是检测仪表的一个信号输入端于相对于另一个信号输入端子的电位新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干扰,即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是叠加在一起,直接作用于输入端,因此,它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共模干扰是相对于公共的电位基点(通常为接地点)。在检测仪表的两个输入端子上同时出现的干扰,虽然这种干扰不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但是,当信号输入电路参数不对称时,这种共模干扰就会转化为差模干扰,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而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共模干扰的电压值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其耦合机理及其耦合电路也比较复杂,排除较为困难,所以,共模干扰比差模干扰对测量的影响更为严重。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性能测试不通过原因分析探究
提要:目的提高医疗器械电磁兼容的质量,提升其通过电磁兼容测试的效率,进而推动其上市审批速度。方法统计分析近年医疗器械电磁兼容测试项目不合格情况,从检验的视角分析医疗器械电磁兼容通过率低的房因。结果根据

0评论2025-03-1215

电磁干扰滤波器在电磁兼容试验中的应用解析
大多数电子产品设计师对干扰滤波器的认识一般局限在:电子产品要通过电源线传导发射试验和电源线抗扰度试验,必须在电源线上使用干扰滤波器。而对于干扰滤波器的其它作用了解很少,这就导致了产品设计完毕后,往往不

1评论2020-04-04452

家用电器电磁兼容标准GB 4343.1-2018新标准解读
电子电器产品电磁兼容性涉及产品之间的共存,是产品与环境的相容,不是产品单方面性能,首先要确定电磁环境的容量,然后根据电磁环境的容量确定产品的允许骚扰水平。GB 4343.1规定的是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等产品的电

2评论2018-07-044005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
一、什么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

1评论2018-05-041170

电动客车的电磁兼容问题及EMC测试要求
由于电磁兼容性问题具有看不见、摸不着以及随机的特性,因此,电动客车运行中更容易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影响其某些功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行驶。国内现行与电动汽车/客车整车相关的标准主要有:GB14023《车辆、船

0评论2018-03-21390

EMC电磁兼容性测试的一些心得分享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测试标准1.1 基本概念电磁兼容性测试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自从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赫芝发现电磁波

0评论2017-09-26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