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手持机电池的市场空间巨大,但假冒伪劣电池泛滥成灾,用废旧电池芯生产的劣质电池在外观结构上不易被识破,这种电池不但容量不足、寿命短,而且对手持机的损害非常大,安全隐患严重。劣质充电器的线路设计简单,使用劣质元器件,也没有保护电路,极易把电池充坏,抗电强度、绝缘性能、插头安全性能等也存在严重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池、充电器等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手持机电池的破坏性安全检测。YD1268-2003《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颁布和实施将对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对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强制性安全检验提供必要的标准依据及试验方法,以保证产品切实符合安全要求。
该标准属于通信电源标准体系中储能设备移动手机电源产品标准,该系列目前已制定的标准还有YD/T 856-1996《移动通信手持机电源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和YD/T 998-1999《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本标准规定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可与上述两项标准配合使用。YD/T 856-1996和YD/T 998-1999是推荐性标准,偏重于规定产品的技术指标,而YD1268-2003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YD1268-2003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规定了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包括正常使用及可能发生误操作时的安全性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以下简称电池)和锂电池芯(以下简称电池芯),第二部分是《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为了加深对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的理解,本文按照标准中安全要求的顺序,将标准要求和试验方法结合起来介绍。
1 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1.1 一般要求
本标准对电池的电路和结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生产厂家在电池的设计环节能充分考虑到电池的安全性。
1.1.1 绝缘与配线
常见的电池外壳都是非金属的,但有的电池也采用金属外壳,后种情况下电池的电极终端与电池的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500V直流电压下测量应大于5M,除非电池的电极终端与电池的金属外壳有连通。
手机电池并非电池芯的简单组合,电池芯之外还有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其内部配线及绝缘应充分满足预计的最大电流、电压和温度的要求,配线的排布应保证端子之间有足够的间隙和绝缘穿透距离,内部连接的整体性能应充分满足可能发生误操作时的安全要求。
1.1.2 泄放
泄放的含义即电池或电池芯内部的过高压力在安全阀处释放以防止其破裂或爆炸。标准要求电池或电池芯在内部压力过高达到一定限值时能以一定的速率将压力泄放以防止电池的破裂、爆炸和自燃。如果电池的电池芯被封装在外壳内,则该封装的形式和封装的方法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应引起电池过热,也不应约束内部压力的泄放。
1.1.3 温度/电流管理
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和充电器内部的电路都会产生热量,若散热不佳导致热量聚集会影响电池正常的化学反应过程,造成电池的热失效,因此,电池的设计应能防止电池温度的异常上升。必要时,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应设定安全限流,防止电流过大而产生过多热量。
1.1.4 终端连接
电池外壳应清晰地标明终端的极性。终端的尺寸大小和形状应能确保承载预计的最大电流。外部终端表面应采用机械性能良好并耐腐蚀的导电材料。终端应设计成最不可能发生短路的样式。
1.1.5 电池芯装配成电池
电池芯与所装配电池的容量应紧密匹配,装配在同一电池里的电池芯应结构相同,化学成分相同,并且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芯在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等方面均会有所差异,如此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装配在同一电池中电池芯的一致性,防止落后电池芯造成整个电池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的下降。
1.2 正常使用时的安全要求
考虑到试验的一致性及各电池试验结果具有可比性,试验所用电池芯或电池的生产日期应在3个月以内,但并不表示电池3个月后安全性能会下降。常态试验在2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1.2.1 连续低倍率充电
完全充电的电池芯以额定的低倍率电流0.01C5 A持续充电28天后,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1.2.2 振动
用完全充电的电池芯或电池进行X、Y、Z三个方向的振动试验,振动源单振幅0.76mm (双振幅1.52mm), 频率变化率1Hz/min, 频率范围10Hz到55Hz,往返振动90 min±5min后,电池应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
1.2.3 高温性能
完全充电的电池置于70℃±2℃恒温箱中,保持7小时,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下,检查其外观,其外壳应无变形或其变形不会导致电池内部元件暴露出来。
1.2.4 温度循环
完全充电的电池或电池芯置于可强制调温的恒温箱中,按下列程序做 -20℃ 到 +75℃ 的温度循环:
(1)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升到75℃±2℃,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
(2)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降到20℃±5℃,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
(3)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降到 -20℃±2℃,并在此温度下保持4h;
(4)30min内使恒温箱的温度升到20℃±5℃,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
(5)再重复1-4的步骤做4个循环;
(6)第5次循环完成后,电池保存2h再作检查,应符合相关要求。
空气净化设备的特殊要求IEC 60335-2-65:2023, AS/NZS 60335.2.65 最新版标准要求解析
IEC 60335-1:2020标准发布后, 最近几年逐渐被实施,IEC 60335-2系列分标标准也陆续发布最新标准,与IEC 60335-1:2020匹配使用。其中,IEC 60335-2-65:2023, AS/NZS 60335.2.65:2024被发布使用。目前,各种认证IEC 60335-2-65与IEC 60335-1匹配标准版本号及有效性可参考下表
0评论2025-05-0772
UL9540A第五版《电池储能系统热失控火焰传播评估测试方法》标准更新要点解析
此次UL 9540A标准的修订主要涉及测试方法、设备、环境条件、引用标准、安装场景、新增测试内容、报告要求和定义等方面的变更。这些变更旨在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确保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1. 测试方法和设备
1评论2025-03-25177
IEC 62368-1:2023第四版标准更新与变化解读
在2023年05月2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标准IEC 62368-1:2023第4版后,2023年08月18日IECEE终于发布了TRF模板,为新版标准的实施和应用做好了准备。IEC62368-1第四版标准更新与变
0评论2025-03-12390
医疗标准IEC 60601-1与信息技术通信标准IEC 62368-1对电源供应器的安规认证差异说明
随着AI医疗与信息化诊断工具(Medical Information)的市场成长,有越来越多开关电源(Power Supply)厂家要从原本信息技术产业(Information Technology),跨入医疗设备产业(Medical Electrical),往往会遇到如
0评论2025-03-1047
灯具照明产品IEC 60598-1:2024标准更新解读
2024年11月6日,IEC发布了新版灯具标准IEC 60598-1:2024,此版本基于2020版进行比对,主要有如下重大变更:(a)灯具排版结构明显修改,标记章节将对应符号直接放在对应条款下方,阅读更方便,具体参考附录V新旧版标准条款对
0评论2024-12-12510
GB 21520-2023显示器能效标准更新以及新旧标准主要变化解读
2023年5月23日发布的GB 21520-2023《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于2024年6月1日起实施并替代GB 21520-2015(旧版标准)。同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缩写CQC)对涉及此标准的认证规则CQC31-452629-2016《计算机
0评论2024-07-11440
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解读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GB 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现就《技术规范》
0评论2024-05-14766
《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解读
2024年4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更好地理
0评论2024-05-1445
EN 60335-1/A15:2021和A16:2023新旧标准主要差异
近日,欧盟发布了新标EN 60335-1/A16:2023 《家用电器及类似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分 通用要求》新旧标准主要差异如下:1. 旧标准EN 60335-1+A15:2021针对儿童感兴趣的产品:如果器具是儿童感兴趣的或质量小于4 kg或安装
0评论2024-04-11433
医疗器械毒理学风险评估新标准ISO 10993-17:2023 解读
ISO 10993-17 标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最近进行了全面修订,标志着生物兼容性相关标准系列的重大更新。该标准重点关注毒理学风险评估(Toxi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TRA)的程序,这对确保患者使用医疗器械时的安
0评论2024-03-0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