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变频器功率单元电磁兼容性能改进

   2006-10-28 3680

(3)、电感性耦合
两个系统的电感耦合,主要是导线和电缆间的电磁耦合,当线间距离较近,平行走线较长形成互感面积而产生的。
将一个电流加路线间绕成极性交错的若干局部耦合环(绞合线),使沿导线长度方向的局部耦合信号彼此相互抵消,能有效地抑制导线间的磁耦合。若将多条绞合导线同时敷于公共的电缆槽内,每条绞合线在单位长度的绞合次数应彼此不同,才能有效地抑制干扰耦合。     
当多条双绞线的绞合点不是彼此不同,而是绞合点彼此对应时,其感应电压不但不能相互抵消,反而加强。在未优化的功率单元内部,存在有大量的类似布线形式,如图:

图19   电感性耦合
从图中看出,不同回路的线相互缠绕,形成了典型的互感结构,在各信号路,控制回路中出现了较大的互感电流。
(1)    屏蔽结构:
     低频(100KHz以下)磁场的屏蔽常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利用铁磁材料的高导磁率对干扰磁场进行分路。在使用铁磁材料制作屏蔽体时应注意:
 ●铁磁材料的磁导率越高,屏蔽罩越厚,磁阻越小,磁屏蔽效果越好。
●磁材料做的屏蔽罩,在垂直磁力线方向不应开口或有缝隙。若缝隙垂直于磁力线,则会切断磁力线,使磁阻增大,屏蔽效果变差。
     在功率单元EMC性能优化中,曾采用全盖板结构,便是忽视了厚度要求,采用的是0.5mm厚镀锌铁板制作。其屏蔽效果很不理想。在第四次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中,3.0KV等级始终无法超过三分钟。
在第五次测试中,换上原来的1.5mm厚的屏蔽板,3.0KV等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顺利通过五分钟。
 
8、 结束语

对功率单元进行EMC性能优化的项目预研时,从成本,时间,生产流程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进行考虑下,侧重于传输通道抑制和空间分离这两方面进行,达到对设备进行最小的改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条件下,使设备EMC性能得到最大的提高的目的。

在项目进行中,充分利用仪器,经过多次的EMC测试,以空间分离作为主要改动,设备元件均未更换和改动的情况下,使功率单元在通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从等级2.0KV,24s提高到等级3.0KV,300s的目标。
此次对功率单元EMC优化的改动,只需要在生产流程中,对其布线工艺进行重新安排,应可能达到其要求的标准,基本未增加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  杨克俊   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郭银景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教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
[3]  王兆安   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    机械工业出版社
[4]  李迪     产品设计中的EMC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5]  周旭     电子设备防干扰原理与技术  国防工业出版社
[6]  王洪新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          武汉大学出版社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2668.3-2003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积分规则  |  定制推广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