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叉车类产品的电磁兼容

   2008-11-01 1780

    
      四、叉车类产品电磁兼容关心的问题

      1.叉车类产品的零部件:目前电动类叉车产品的电控基本以进口产品为主,或进口零件国内组装,因为中国没有相应的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要求,在中国市场上的电控产品能否满足电磁兼容性的需要仍为未知数。电机产品、接插件、继电器、EPS部件、DC/DC变换器、仪器仪表、各类开关等零部件很少做过电磁兼容性试验,一些进口件或外资企业的产品除企业提供的CE声明外很难见到CE证书或报告。
      2.零部件的布置:零部件的布置对整机的电磁兼容性影响很大,即使零部件完全符合电磁兼容性的要求,进行布线后,由于导线的天线效应,仍可能导致叉车整车的电磁兼容性不符合要求。
      3.电缆的天线效应:电缆可以等效为电偶极子发射/接收天线,电缆屏蔽层上流过的骚扰电流能在电缆内导体上感应出骚扰电压。因此,进行良好的电缆布设及屏蔽处理将提高整机的电磁兼容性。
   
      五、叉车类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

      电磁兼容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问题解决法;②规范法;③系统法。目前叉车类产品只能用问题解决法。即通过对叉车样机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部分电路进行调整,以保证整机的电磁兼容性。
      一般而言,电磁兼容的实现,要从分析形成电磁干扰后果的基本要求出发。形成电磁干扰后果必须要其备三个要求:
      ①电磁骚扰源;
      ②耦合途径传输电磁骚扰的通路或媒介;
      ③敏感设备。
      为了实现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必须从以上三个基本要求出发,运用技术和组织两方面措施。所谓技术措施,就是从分析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着手,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抑制骚扰源,清除或减弱骚扰的耦合,降低敏感设备对骚扰的影响或增加电磁敏感性电平;为了对人为骚扰进行限制,并验证所采用的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还必须采取组织措施,制订和遵循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进行合理的频谱分配,控制与管理频谱的使用,依据频率、工作时间、天线方向性等规定工作方式,分析电磁环境并选择布置地域,进行电磁兼容性管理。

      我们应看到,对于电磁兼容指令这样的技术壁垒,一方面能起到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不达标产品进入其市场,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技术落后方奋直追。因此对于技术壁垒,我们作为落后方不应一味的抱怨,而应该对现有的产品进行试验→积累经验→建立设计模式→主动进行新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进而要求在中国市场的叉车类产品满足国际相关标准或中国的相关标准的要求。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对叉车类产品电磁兼容性的粗浅认识,希望引起叉车生产企业的重视,提高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在世界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同时也为国内的使用者创造出优良的环境。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点赞排行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