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简述电磁故障诊断84105EM故障诊断系统诊断内容与测量配置。
诊断目的:针对已经检测出的EMI不合格频率点,采用近场检测的方法进一步定位干扰发生点;)针对已经检测出的EMS不合格频率点,进一步定位敏感度薄弱部位。
诊断工具:采用安捷伦84105EM电磁兼容诊断系统,该系统由EMC分析仪E7401A(含选件跟踪发生器前置放大器11909A和近场探头套(含11941A和11940A近场探头)组成,参见图5(a)。
图5(a) 电磁故障诊断系统测量配置示意图
近场探头套所包含的探头11941A的测量频段为9kHz-30MHz,11940A的测量频段为30MHz~1MHz它们都采用双环设计。探头的两个环天线在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简称“巴仑”)合并变为不平衡输出(通轴线采用双环可使它们的电场感应电压分量反相,相互抵消,只保留磁场感应电压分量。理论分析明在近场探测情况下,电场探头(如单极或偶极振子)不可避免或容性耦合周围的杂散信号,难实现可重复的测量,而环天线的磁场探头由很好的测量可重复性,并可抑制感应的电场,所本系统采用这种双环结构的磁场探头。
为了进行敏感度测量,可采用E7402A分析仪配置的选什跟踪发生器(1DS),内置在EHC:析仪中。由于跟踪发生器与测量接收机做成一体,两者的频率保持同步,这比采用单独的扫捅要方便得多,尤其在滤波器传输特性的测量中可大大缩短测量时间。
每个近场探头均用网络分析仪校准,每个探头在其频段的5个频率点测侧正系数(dB(uA/m)/uV),将接收机读数(dBu v)加上此校正系数就得出所测的磁磁场强度(dB(uA/m))。两个近场探头的校正系数已存储在EMC分析仪的ROM中。
诊断内容
寻找PCB板的“热点”(即电磁辐射过强的部位),记录其频率及幅值;寻找PCB的“敏感度空洞”(即电磁敏感度薄弱部位),记录其频率及幅值;寻找屏蔽壳体上不应有的孔隙部位。图5(b)为诊断屏蔽壳体上不应有的孔隙部位的测量配置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