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审查
(1) 首次工厂审查
KTL/KTC在接受产品认证申请之后,需要对工厂进行首次工厂审查,对工厂的品质控制系统进行初步的评估。根据韩国安全认证相关的法律和KTL的有关规定,工厂应有以下的文件化的程序或规定,内容应与工厂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相适应:
1)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例:认证产品变更申报得到认证机构的批准后,应当严格按照得到批准的变更内容制定相应的技术文件并发放到相关部门, 以正确实施认证产品的变更。未获批准的变更,不能在变更产品上施加认证标志。);
2)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货、例行和运行检验记录的保存期限至少为3年);
4)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
5)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
7)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8) 工艺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管理制度等程序,工厂应保存至少包括以上的质量记录,以证实工厂确实进行了全部的生产检查和生产试验,质量记录应真实有效;
9) 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进货检验/验证记录及供货商提供的合格证明:
① 检验和检测设备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的记录;
② 例行检验和确认(运行)检验记录;
③ 生产线(车间)上的安全设备的日常检验记录;
④ 不合格品(进货、例行和运行)的处置记录;
⑤ 内部审核的记录;
⑥ 对顾客投诉所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⑦ 运行检验的不合格纠正记录;
(2) 年度工厂审查
在颁发证书后,认证机构每年会对工厂进行一次年度跟踪审查,目的是审核工厂质量控制系统的一致性,是否能够持续符合安全标准。年度工厂审查分为两部分:
1) 对质量文件、质量记录、生产现场相关内容的查看,要求和内容基本与首次审查一样。
2) 需要确认工厂所有获得KC标志授权产品的一致性。根据产品的授权证书附页(关键元器件列表),对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材料、电路、结构等进行确认,看是否一致。
(3) 抽样检查
列入KC标志强制认证范围内的产品到现在为止共有216种,韩国安全法规定每年对所有种类产品进行抽样,因此每种产品每年有一次抽样。抽样方式是:由工厂审查员在年度审查时进行,现场有生产或者有库存时,审查员封样,工厂3个月之内将样品送往指定地点;工厂审查时没有生产或库存时,工厂须于6个月之内将指定样品送往指定地点。
印度尼西亚医疗器械注册要点
印度尼西亚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印尼的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持续扩大,年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印尼经济的稳定发展、人口的持续增长
0评论2025-05-26125
阿联酋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指南
一、基本概况1.自然环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海岸线长734公里。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属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分两季,5至10月为热季,最高气温可达50
0评论2025-05-2699
医疗器械软件注册申报常见问题
问:软件如何进行命名?答:建议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和《医用软件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的框架下,再综合考虑同类已上市产品的名称规范申报注册产品的通用名。问:软件的交付方式有
0评论2024-09-04194
欧盟医疗器械CE注册流程
一、欧盟医疗器械CE注册流程1.你首先需要的是得到一个合格的PRRC(负责法规遵从性的人)。通常由同一个人担任ISO 13485定义的管理者代表。但是,这可以分包给合格的顾问(如CMS)。2.接下来,您需要根据医疗器械法规
0评论2024-09-04128
欧盟发布IVDR延长过渡期的常见问答
2024年7月9日,IVDR过渡期修正案Regulation (EU)2024/1860正式发布。其中更新后第110条讲述了遗留器械的过渡期时限和可以享受过渡期的条件。针对这份延期修正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IVD
0评论2024-08-09146
欧盟电暖器CE-ErP能效法规更新
法规信息法规名称:(EU) 2024/1103 生效日期:1 July 2025 对象:出口欧盟的电暖器产品主要变化:法规更新取代原法规(EU) 2015/1188更新内容1.管控范围商用局部空间加热器的管控范围由原来的120 kW以下,扩大到300 k
0评论2024-06-18151
浅析欧盟通用充电器的修订指令及指令指导文件
近些年由于ICT 技术的创新和快速发展,市场上的电子设备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充电接口和充电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充电接口规格的不统一、不兼容,一方面带来了大量的电子垃圾,造成了电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带
0评论2024-06-1879
广东药监局医疗器械常见问题答疑汇总
1、《企业落实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包含哪些内容?答:《规定》共六章三十条,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质量安全关键岗位要求。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
0评论2024-03-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