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的人真美。”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侯松容2月28日在昆山液晶模组项目开工仪式上,引用了康佳集团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总裁任克雷曾经说过的话,诉说康佳几年前在黑暗中摸索时的心情。
7年前年仅34岁的侯松容接掌了康佳集团总裁的职位,就是在这7年中,TCL收购汤姆逊、海信平板业务异军突起、长虹高调介入等离子屏领域等重大事件引发了中国彩电业的裂变,但侯松容选择了低调,甚至是沉默。
不过这种沉默被江苏昆山光电产业园里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2月28日侯松容在这个还有点阴冷的日子里对外宣布,康佳投资8.86亿元的液晶模组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彩电业务的短板
侯松容上任之初正赶上中国彩电业从CRT(显像管)电视向平板显示转型的起步时期,在彩电业务的布局上他显得有点谨慎保守。2004年、2005年康佳彩电业务收入均不超过70亿元;2006年、2007年的彩电业务收入也只是在100亿元左右徘徊。
主管康佳彩电业务的人事变动似乎可以解释这一现象。2005年10月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离任,并离开康佳;2007年5月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总经理叶涛离任,同期离任的还有主管康佳平板业务的总经理刘丹。现任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是穆刚,在叶涛在任时穆刚为康佳多媒体事业部运营管理中心总监。
从2006年开始侯松容就提出了价值经营的理念,当年康佳彩电业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8.66%。但从2007年初开始的中外品牌价格战恶化了中国彩电业市场竞争环境,特别是上游液晶面板厂商的不规则出牌,让国内彩电整机企业损失惨重,当年康佳彩电业务收入下滑了5.33%。
客观地说,特别是穆刚执掌康佳多媒体业务之后,康佳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对全国393个城市4049家门店的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2008年康佳彩电业务的市场占有率都是全国第一,分别为14.09%和14.87%。
不过,成就康佳彩电业务第一名的则是CRT电视,两年来康佳CRT电视业务市场占有率分别是18.31%和21.49%,都是全国第一。但是两年来康佳液晶电视业务市场占有率分别是8.33%和10.08%,排名分别是第五和第三,在国内液晶电视市场康佳还落后于海信和创维。
其实,从2007年开始国内彩电企业都开始思考进入平板电视上游领域,而且大部分都行动起来了:海信在青岛建立国内彩电企业首个液晶模组生产线,创维参股韩国LGD在广东的模组工厂,长虹计划投资21亿美元进军等离子屏领域,TCL在惠州携手韩国三星建立自己的液晶模组生产线。
国内五大彩电巨头中,唯独康佳按兵未动。
落户昆山
其实康佳并未按兵不动,在液晶电视的销售量进入全国前三时,蛰伏七年的侯松容开始发力。年近而立之年的康佳从一个来料加工的小厂成长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侯松容考虑的则是中国彩电产业更大的发展。
“我和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彻夜长谈,关于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以及彩电产业长远发展。”侯松容说,“康佳的液晶面板项目必须在国内彩电产业整体布局中展开。”
昆山,这个距离上海港口仅仅60公里的江苏省县级市,2008年电子工业总产值高达1600亿元,聚集了LG、三星、富士康、3M、住友化学、龙腾光电等国际大公司。康佳最终把液晶模组项目落户昆山正如侯松容所言是从“国内彩电产业整体布局”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