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屏蔽设计
屏蔽有两个目的,一是限制内部辐射的电磁能量泄漏出该内部区域,二是防止外来的辐射干扰进入该内部区域。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是利用屏蔽体对电磁能流的反射、吸收和引导作用,而这些作用是与屏蔽结构表面上和屏蔽体内感生的电荷、电流与极化现象密切相关的。
屏蔽体的设计原则:
(1)首先确定电磁环境,包括电磁场的类型、场的强度、频率及屏蔽体至源的距离等;
(2)确定接收机的敏感度以及对屏蔽体的屏蔽要求;
(3)根据电磁屏蔽的要求及电磁场的性质,适当选择材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和厚度;
(4)在确定屏蔽材料之后,进行屏蔽结构的设计,对于电场屏蔽主要选择高电导率材料(如铜),对于磁场屏蔽,特别是低频磁场屏蔽;主要选择铁或其他高磁导率材料。若达不到要求,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增大厚度的办法;
(5)如果单层屏蔽不能满足屏蔽要求,可用双层以上的屏蔽,以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
(6)当屏蔽室需要透明时,可采用金属网屏蔽,金属网屏蔽的效能显然比不上金属实壁屏蔽体,所以一般采用双层屏蔽;
(7)对于通风孔、探测器的开口屏蔽壳体、电缆进出口接插件等开口处均按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5 结语
本文简要阐述了电磁兼容性设计对开关电源的重要作用。形成电磁干扰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1)电磁骚扰源,(2)耦合途径,(3)敏感设备。为了实现电磁兼容,必须从上面三个基本要素出发,采取适当措施。本文正是从这三个基本要素出发,介绍了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几种基本方法,以供从事开关电源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参考文献
[1]白同云,吕晓德,电磁兼容设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定发,赵家升,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3]刘鹏程,邱扬,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赖祖武,电磁干扰防护与电磁兼容,原子能出版社,1993。
[5]Ron Lenk, Practical Design of Power Supplies, IEEE PRESS 1997.
[6]叶惠贞,杨兴洲,开关稳压电源,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7]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