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探讨

   2007-11-03 中国无线电王孟均 沈丰年 秦芳等4080
本文导读:     到目前为止,人类真正开始认识和自觉地应用电磁波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也从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无线电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
     到目前为止,人类真正开始认识和自觉地应用电磁波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而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也从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无线电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大大促进了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增加,其中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以其频谱利用率高和系统容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并满足日益增加的移动手机用户数量需求,各大通信运营商建设了大量的蜂窝网基站。从城市的高楼建筑屋顶到居民小区,从农村的高山到丘陵,蜂窝基站的建设数量及其覆盖的密度均在不断增加,人们也逐步开始关注电磁污染的话题。

     基于人体安全考虑,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美国国家标准机构(ANSI/IEEE)等组织提出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安全标准。我国也颁布了相应的标准,对电磁辐射程度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本文根据个人在蜂窝基站电磁场辐射的监测工作中积累的实际经验,对电磁场辐射对人体组织的影响和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1  无线电电磁波辐射

    1.1电磁波辐射

    电磁波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通信发射台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1.2人体组织暴露量指标

    1.2.1比吸收率

    比吸收率(SAR)作为人体组织对热量吸收的度量单位,反映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SAR定义为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也即吸收计量率,单位为W/kg。在本文中,SAR主要用来评估人体组织某部位处的比吸收率,该位置的比吸收率SAR与电场强度E的关系可用式(1)表示:

    (1)。

    其中:P为吸收功率密度,单位为W/m2;

    ρ为组织密度,单位为kg/m3;

    σ为组织传导率;

    E为测量组织中总的均方根RMS电场强度,

    单位为V/m。

    1.2.2功率密度(P)

    功率密度指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单位用W/m2表示。

    2  现行电磁辐射执行标准

    目前,国际组织IEEE、FCC、SafetyCode6、ICNIRP都对公众和职业暴露给出了最高频率到300GHz的暴露限值。

    我国现行的电磁辐射执行标准,主要沿用的是《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及《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等,由于所针对的测量要求不同,在实践中选择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根据实践测量的需要,部分内容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人体组织比吸收率(SAR)限值


 表2  射频微波辐射暴露限值

 
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