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兼容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2009-10-11 2180

其中扫描函数的4个参数的作用是使扫描得到的数据自动入库以便数据显示模块使用。

系统开机自检可以调用Connect8563.Queryinstrument函数完成,函数返回值反映了系统目前的全部状态如图4所示。

(3)数据处理模块

这个模块包括2个主要功能:首先极限值、LISN校准因子、天线校准因子的插值功能。以极限值为例: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要求的极限值并不连续,而测试结果是连续的,因而在程序设计时,要根据有限的几个极限值进行插值,以确定频谱仪扫频的起始、截止频率对应的极限值。根据这2个频点的极限值再进行第二次插值,确定频谱仪上每个点对应的极限值。两次插值均是在对数坐标系下进行线性插值。其他因子的插值算法与极限值插值类似。其次是数据及单位转化如下:

式中:CL为电缆损耗;PAG为前置放大器增益;P为从频谱仪得到的功率值;107为50 Ω系统中功率与电压的转换参数。

(4)报告报表模块

由于EMI标准测试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且如果需要的到我们关心的超标频点的情况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将标准中规定的极限值与测试数据比较。自动测试软件的自动报告报表功能能给测试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它自动进行数据的比较计算后生成标准的报表,而且可以根据给定的格式生成测试报告,做到快照式的测试即测试任务完成就可以马上拿到测试数据现场分析现场马上解决问题。

3、测试结果分析

由于本系统定位为电磁兼容预兼容实验,所以系统的误差分析主要是与标准实验室数据对比得出,一般来说预兼容实验与标准实验室测试结果误差不超过 3~6 dB为合格,误差主要来源为实验室不理想,必然带来诸如环境电平过大,墙壁反射及墙壁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等误差。通过对某信息设备辐射发射测试结果分析可得,超标频点误差为3 dB左右,本底噪声误差为5 dB左右,符合要求。

4、结 论

EMI标准自动测试软件具有执行效率高、仪器同步性好、模块化设计、易于维护的诸多优点。VC++编制的程控指令具有很高的可移植性,可以移植到 Agilent多数仪器和41所部分频谱仪,对日后的程控系统的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系统解决了传统测试的很多缺点和弊端,简化了测试过程大大提高了EMI标准测试的工作效率,在电磁兼容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点赞排行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