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地线和电源线的布置
从解决电磁兼容性着眼,印制板上的线,以地线最为重要,所以对双面印制板来说地线要布置得特别合理。
2.1采用分类的地线
地线分类是根据不同的电源电压、数字与模拟、高速与低速和大电流与小电流等分别设置地线。分类设地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地线阻抗耦合干扰。双面印制板用轨线作地线,即使轨线较宽,电感量也不能忽略,高频电流通过时仍有可观的电压降,所以一般采用分地方法。所谓的分地,就是在布线时分开,而最后都汇集到直流电源的一点地上。
2.2采用网状结构的地线
对于同类单元电路(或元器件)提高电磁兼容性效果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网状结构地线如图4所示。图中实线为正面轨线,虚线为反面轨线,实线与虚线相互垂直,交叉点处由金属化孔连接。这样电流可以就近回流。图4中的垂直地线可能给正面布线造成一定困难,可用小型母线来替代,并与电源供电线连结起来如图5所示。图中垂直的宽线条代表小型电流母线,可以装卸,便于调度。
2.3供电线应与地线配合布置
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尽可能减少供电线路的特性阻抗;二是减小供电回路面积。
双面印制板的供电线路是由轨线组成的,为减小供电用轨线对的特性阻抗,供电轨线和地轨线应尽可能地宽,并且利用正反面使它们相互平行靠近,若可能的话相互放置对应面,使供电环路面积减小到最低程度。不同的供电环路不要相互重叠,以便于减小电磁的干扰。
2.4退耦电容的配置
双面板上采用轨线对供电,除了注意轨线对的走线方式,同时应在每片集成电路旁加容量为0.01~0.10 uF的高频去耦电容,还应在印制板连接的电源轨线对引入处加一个高频去耦电容和一个容量1~10 uF的低频滤波电容,以进一步提高电源去耦滤波的低频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