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人体模型头部离照明设备最近,而最大电流密度出现在人体的颈部,测量时使用一个人体模型的头部作为人体的感应部位来测量感应电流,而按人体的颈部直径尺寸来计算感应电流密度。IEC 62493 采用了IEC 62311 提出
的均质人体的头部直径和颈部直径,如图2 所示。

图2 用作测量装置的导电球直径和用作计算的颈部直径示意图
感应电流密度的测量装置如图3 所示。

图3 测量装置
在某一频率fn 下,导电球得到一个电压信号V(fn) [V],将电压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Icap (fn) [A],转化函数由图1 的保护网络确定,除以颈部的面积得到电流密度Jcap (fn) [A/m2],将电流密度Jcap (fn) 除以电流密度限值Jlim (fn)。将20 kHz~10 MHz 频率范围的电流密度Jcap (fn) 与Jlim (fn)的比值求和得到因数

电流密度Jcap (fn)的大小取决于照明设备与导电球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大小。
图1中测量距离d与寄生电容的大小成反比,两者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当测量距离为30cm时,寄生电容为3pF。当测量距离为50cm时,寄生电容为2pF。测量距离d越小,照明设备与导电球之间的寄生电容越大;测量距离d越大,照明设备与导电球之间的寄生电容越小。因此,IEC 62493:2009对不同的照明设备规定了测量距离,如表1所示。

图4 测量距离d与寄生电容C的关系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