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MOS多功能数字芯片的ESD保护电路设计

   2012-07-03 现代电子技术周子昂 姚遥 徐坤 张利红5211


       2. ESD保护电路

       对深亚微米CMOS集成电路,栅氧化层的击穿电压很小,常规二极管的击穿电压较大,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可以增加离子注入提高二极管的衬底浓度,形成p+n+和n+p+结构来降低二极管的击穿电压。

d.JPG

       虑到准备流片的多功能数字芯片要采用CSMC2P2M 0.6μm标准的COMS工艺,在设计中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ESD保护电路,用一个栅接地的NMOS管和一个栅接VDD的PMOS管共同构成输入ESD保护电路。另外,由于设计的ESD保护电路的MOS官尺寸大,所以在版图上画成多个插指,同时由于保护电路的MOS管尺寸较大,其漏源区pn结又可以起到二极管保护作用。图4所示为设计采用的ESD保护电路的原理图和版图。

e.JPG


     图5所示为一款多功能数字芯片的版图照片和封装示意图,表1为管脚对应图。在多功能数字芯片的设计中,在输入端使用了设计的ESD保护电路,另外,由于所设计的多功能数字芯片,在输出端设计了尺寸较大的MOS管构成的反相器来提高芯片的驱动能力,这些MOS管的漏区和衬底形成的pn结就相当于一个大面积的二极管,可以起到ESD保护作用。因此,一般可不用增加ESD保护器件,但由于需要在芯片流片后首先进行在片测试,所以在芯片的输出端加上了与输入端同样的ESD保护电路。

     3. ESD保护电路在流片后的测试情况
 
     图6所示为流片后的多功能数字芯片的在片测试波形,由测试波形可以看出,ESD保护电路对多功能数字芯片起到保护作用。

f.JPG

 4. 结束语

       系统介绍了ESD保护电路;分析了不同的传统ESD保护电路的设计原理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基于CSMC 2P2M 0.6μm标准的COMS工艺,进行ESD保护电路的版图设计和验证,并在一款多功能数字芯片上应用,该芯片参与了MPW计划进行流片。测试结果显示该ESD保护电路能直接应用到各种集成电路芯片中。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点赞排行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