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电路板电磁兼容各国测试项目防治技巧与抑制

   2014-02-06 安规与电磁兼容网4690

了解各国法规及标准以通过测试

除了各种抑制技巧外,量测也是EMI防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余晓锜对此表示,EMI量测绝大部份是使用频谱分析仪(Spectrum Analyzer)及接收器(Receiver),而EMS因是产品耐受性测试,所以必须在符合国际法规的环境下执行测试,目前坊间有许多实验室均可执行EMS标准测试。

要通过测试,首先必须了解各国对于EMC的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余晓锜指出,目前全球较重要的EMC标准包括:台湾BSMI(CNS13438)、中国大陆CCC(GB4943)、日本VCCI、韩国MIC、美国FCC(Part 15)、欧盟CE(EN55022)、纽澳C-Tick(ANS3548)等等,EMS的要求标准则主要有韩国MIC(引用EN55024)和欧盟CE(EN55024)。

目前各国所引用的EMC和EMS测试项目则分别如下表一、二:

0001

表一:各国EMC测试项目一览
 

0002 

表二:各国EMS测试项目一览

 以最低成本符合国际规范将成最大挑战

虽然以一般消费性电子资通讯产品而言,并没有特定类型产品的EMI会特别严重,不过以学理及经验来看,余晓锜指出交流供电产品的EMI问题会比直流供电产品严重,处理上也较为复杂;此外,多层板产品的EMI问题也会比层数少的产品较容易处理。

不过,对于台湾电子厂商面临的最大EMC问题,余晓锜认为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成本。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产品成本是各家厂商最优先考虑的重点,往往牺牲了技术上应有的设计考虑来迁就成本要求,例如原本以四层板设计可获致最佳EMI抑制效果,就可能因成本考虑而改用防治效果较差的两层板。

余晓锜表示,一般EMC防治成本约占产品总体材料成本的15%~10%,而这中间的空间就需要看设计者的经验来决定费用降低的幅度,所以如何在最低成本的艰困条件下,完成符合国际EMC规范的产品,将是未来台湾电子厂商的研发或EMC工程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与课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路由器辐射骚扰超标分析与整改案例 浅谈电磁兼容EMC测试专业场地电波暗室的重要性
使用示波器进行EMI共模电流进行测量 LED照明产品电磁兼容测试项目要求
简单有效的电子产品计算机辅助EMC诊断方法 当产品在EMC 实验室测试不通过时怎办?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点赞排行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