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比对与分析
2.1 整车测试标准
传统车辆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某些也对电动汽车进行了测试方法的描述。除此以外,还有专门针对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见表7。
表7国内外电动汽车整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通过表7可以看到,国内的两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参考了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内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国内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研究与修订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
2.2 零部件的测试标准
目前,国内外暂时还没有专门针对电动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评价体系。在实际测试中,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评价方法以及测试标准依旧参考了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国内外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见表8。
表8国内外零部件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本文认为缺乏针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评价体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与评价体系已经非常全面。由于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最终也是装在整车上并接入汽车车身供电网络的,所以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也必须经过传统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考核方法才能保证装车后的整车电磁兼容性能。
(2)不同整车生产企业所运用的电动车技术与设计大相径庭,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技术方案与明确的技术路线。所以针对零部件级的电磁兼容性标准的制定条件还不成熟,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标准与方法。现阶段,各大汽车厂商都在做自己的电动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测试。这些部件级的电磁兼容性测试仅仅适用于自己的企业所制定的技术方案。汽车企业在保证整车的电磁兼容性能的前提下摸索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
(3)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全规范化,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指标与要求。虽然有供应商推出e-Chamber这样的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测试设备解决方案,但是毕竟在全球范围内也只售出了几套。只能说,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相关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设备还处于发展阶段,要被市场完全采纳还有些路要走。
3 结语
无论是在整车还是驱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上,国内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还不够完善,标准的研究与制定还处于借鉴与翻译国际标准的阶段。国内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体系的不健全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电动汽车的行业发展,严重制约了国内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脚步,也会在电动汽车出口时受到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国内电动车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
我国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的完善建议有以下3个方面:
(1)广泛学习与了解国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进行消化吸收;
(2)丰富并积累大量的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性测试数据;
(3)立足于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依靠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推动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与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
作者简介:滕添益 缪文泉 杨东 许立宇 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1615号
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1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