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十一)第四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电磁兼容技术在印制电路板设计阶段一定要关注设计中的电磁兼容性,只有这样才会减少电路板在样机或生产阶段发生电磁干扰问题。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令你头疼,不妨先检查一 ....
2013-02-140评论439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十)3.3 减小地回路耦合的控制技术借助应用下列一项或多项技术可减小地回路耦合:● 使信号和/或负载的参考点浮地(不接地)。● 使用平衡系统,如平衡线路驱动器和接收机。● 在数据线路中使用光隔离器。● 在信号电路 ....
2013-02-140评论398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九)2.5.2 电磁兼容衬垫本节将讨论,当损耗不是由永久固定方法而是由接缝与接合面产生时,用来恢复原屏蔽完整性的极重要技术。为了便于讨论和比较,电磁干扰衬垫被分成下列几种:(1)编织丝网;(2)定向埋置金属丝;(3)导 ....
2013-02-140评论413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十四)下面介绍几种有用的印制电路板降低电磁干扰的设计方案。首先,将包括单层板的设计。其余部分将集中讨论,当使用单层板局限性太大时的其他有用的方案。这里包括使用多层板等。将研究其中的每一种方案,并给出他们相对的优缺点。 ....
2010-06-250评论447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八)2.5 屏蔽加固措施以上指出除了低频磁场屏蔽外,在从直流到日光的整个频谱上对电波和电磁波很容易得到100dB以上的屏蔽效能。但是,由于任何实际机壳都有孔洞造成的完整性损失,而实际机壳例如只有50dB衰减。所以从 ....
2009-12-230评论244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七)2.3 屏蔽性能的恶化前述的讨论均假设屏蔽材料是均质的,且平面尺寸很大,所以既无泄漏也不产生边缘效应。但屏蔽体通过狭槽、开关和输入/输出(I/O)电缆的开口会产生泄漏、谐振腔效应和边界不连续性对场分布的影响 ....
2009-11-090评论266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六)2.2.2 反射损耗由(24)式 (31)式中:对于 ....
2009-10-200评论239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五)2 屏蔽技术电磁屏蔽技术是抑制辐射干扰最有效的手段,所以是电磁兼容抑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电磁屏蔽设计之前,要了解场论和近场、远场的定义,波阻抗和金属屏蔽材料的阻抗,吸收损耗,反射损耗以及屏 ....
2009-09-050评论207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四)1.5 电磁环境与电磁骚扰源在进行电磁兼容设计之前,必须分析预期的电磁环境,确定电磁环境电平;并从分析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和设备着手,做好电磁兼容设计的前期工作。1.5.1 电磁环境电磁环境是提出和确定 ....
2009-08-070评论184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三)1.4 电磁兼容设计目的和方法1.4.1 电磁兼容设计的目的电磁兼容性是电子设备或系统的主要性能之一,电磁兼容设计是实现设备或系统规定功能、使系统效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证。必须在设备或系统功能设计的同时,进行 ....
2009-07-090评论331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二)1.3 电磁兼容常用名词术语电磁兼容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必然定义一系列的名词和术语。由于电磁兼容要解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的电子系统相容工作的问题,因此在相应的范围内必须有同一的名词术语,才能 ....
2009-06-050评论277
|
电磁兼容原理和抑制技术(一)当代以半导体工业为基础和支柱的微电子技术,它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通信领域近期发展之快和变化之大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最为明显的几个特征是从全球移动卫星系统到无线局域网的出现 ....
2009-05-060评论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