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浅谈Y型电线组件及其认证过程常见问题分析

   2015-04-13 日用电器威凯检测技术 张曼娜2360

1.3 Y型电线组件和Y型互连电线组件认证过程常见问题分析

Y型电线组件和Y型互连电线组件的检测包括对Y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对部件的技术要求。插头应符合GB 2099.1,连接器应符合GB 17465.1,插头连接器应符合GB 17465.2,电线应符合GB/T 5023或GB/T 5013,Y型接头应符合GB/T 26219的相关要求。

接下来分析一下插头、连接器、Y型接头在检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3.1插头

插头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电器附件产品。以下总结了一些目前企业容易忽略而造成检测不合格的项目。

1.3.1.1 插头的接地端子所标符号

在新版插头标准GB 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8.1条中明确规定了接地端子符号为,而不是。

1.3.1.2 插销弧度的尺寸

为了使插头更容易的插入插座,插头新版标准新增了插销弧度(参见图1)的要求,插销弧度是不少中小企业容易忽略的问题。标准要求的弧度值R为:5~7,一般我们会用弧度规和投影仪来测量。而出现不合格的情况通常都是插销弧度达不到5。

1.3.1.3 插头内架结构

插头内架一般指的是用以将载流部件和接地电路部件保持在正常位置所必需的绝缘材料。第一种情况,若插头内架要和外壳一起才能起到将载流部件和接地电路部件保持在正常位置的作用,那么外壳也要经受125℃球压试验和750℃灼热丝试验,即外壳材料也要和内架材料一样具备耐高温的性能,而这种情况下的外壳材料125℃球压试验失败是经常出现的不合格项目,因为成本问题,一般企业的外壳材料都为PVC,故要使插头通过耐热测试,内架结构起到关键性作用。另外一种情况,内架的设计若满足保持插销在位,即不能左右或者前后活动,则外壳PVC材料不需经受125℃球压试验,这样一般材料没问题,耐热测试也就顺利通过。现以单相两极不可拆线插头为例,如图2所示的为一般不合格产品所使用的内架结构;如图3所示的为一般合格产品所使用的内架结构。

1.3.2连接器
  连接器也是常用的附件产品,自最新标准2009版颁布实施以来,不少企业产品还是存在以下一些不合格项目。

1.3.2.1 连接器的尺寸

一般我们会通过游标卡尺、量规、投影仪来测量标准活页上的尺寸。
  现以标准活页图C7用于冷条件下Ⅱ类设备的2.5A 250V连接器为例:
  如图4所示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标准值:3~3.8mm)这个关键尺寸,是连接器产品最容易出现不合格的尺寸。该尺寸需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同时还需用接触规和不接触规(图5)来考核。  

测量结果通常会有以下三种不合格情况,一是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不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同时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的测试也通不过;二是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但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的测试通不过;三是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不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但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的测试通过。而连接器的插套形状及其尺寸对于测量结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如图6所示该连接器的插套上部为典型的喇叭口结构,这种喇叭口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到接触规或者不接触规跟插套的接触。喇叭口过大,有可能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符合标准的要求3~3.8mm,但接触规接触不到插套(如图5、图6所示,接触规直径d1小于插套喇叭口内径),从而导致尺寸测试不通过。或者从连接器的结合面到插套开始接触点的距离小于标准的要求3mm,但量规测试合格。

一般容易通过该尺寸检查的插套结构如图7所示,插套上部比较平直。

1.3.2.2连接器的爬电距离、电气间隙

连接器要在与器具输入插座结合和不结合两种情况下进行此项试验,首先介绍一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定义。
  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附件边界之间沿绝缘表面所测得的最短距离。

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附件边界之间的通过空气测得的最短距离。

由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产品所需测量部位,而容易引起不合格的部位为连接器的内架。如图8所示此内架结构(上下盖形式)出现不合格率最高,由图可见,接地插套与带电插套(L极或N极)之间的距离标准规定要大于或等于4mm,如果企业在设计产品时忽略了,把所有插套上顶端与内架下盖上顶端设计成平的,那接地插套与带电插套(L极或N极)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就是直线距离,这个距离几乎所有测量值都是小于,这就造成了产品不合格。一般建议企业内架的下盖部位适当加长,使插套上顶端到内架下盖的上顶端有一定距离(如图9所示),从而达到标准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大于等于4mm要求。为了避免此项测试不通过,建议企业使用图10的内架结构。

带电部件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也是一个容易不合格的尺寸,如图11所示,此连接器为独立封装结构,由于设计问题,内架下部两测有缝隙,故插套到内架外边缘的距离最大只有1.9mm,明显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大于等于4mm。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知道,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试结果合格与否,连接器的内架结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着重考虑这方面的问题,避免通不过测试。

 
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安规
阅读排行
点赞排行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