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该二种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用HP4194A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进行测试,实验信号电压0.5Vrms。结果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

从图3可以看到,两种滤波电路(单级和双级)的等效串联电感量(Ls)和电阻值(Rs)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电感量大的单级滤波器的自振频率在26MHz,电感量小的双级滤波器在40MHz以上时还具有电感特性。或者说电感量小的双级滤波器,其工作频率范围较宽。

图4显示了电容器有关数值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即等效并联电容(Cp)和等效并联电阻(Rp)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可以看到,电容器与其引线电感发生谐振的频率大约在250kHz。



为了说明多级滤波电路的优点,现把单级和双级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分别示于图5和图6。测试条件使用了最偏离电源的电路工作参数,输入源阻抗为50Ω,负载阻抗也是50Ω。在典型的电路中,阻抗值是变化的,并不总是匹配的,尤其在低频下,阻抗值会非常低。虽然实验条件与实际应用的电路条件不一样,但是,实验结果表明,用来对单级滤波器和双级滤波器做对比,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实验数据。
例如:对于每种滤波器而言,衰减量达到最大(增益达到最小值)的原因都是由于电容器与其引线电感发生谐振所造成的。对于单级滤波器,这一点发生在175kHz。所以尽量缩短电容器引线长度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随着频率从175kHz增加,衰减又开始减少(增益增加),这是因为引线电感阻碍了每只电容器返回电流的流动。
另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双级滤波器在20kHz频率点下,具有最低的衰减(最高的增益)。从理论计算,双级滤波器应该视同于2个单级滤波器在14.6kHz频率点上的效果,但是由于电容C1,电感L2和电容C3的阻尼效果,所以频率点变到了20kHz。在20kHz频率点,产生了大约30dB的衰减。超过这个频率点之后,双级滤波器的增益衰减在60kHz,比单级滤波器还要低20dB。
最后还可以注意到,双级滤波器在300kHz到1MHz范围内,增益衰减都比单段滤波器大10dB。附加电感和电容减少了电容引线的电感效果。在美国,因为无线电调幅AM波段是在540kHz到1.6MHz之间,这样对于改善此波段内的滤波器性能,非常有利。
上述滤波器测试条件为,将电容器侧作为输入或参考通道,将电感器侧作为测试通道。通过观察可以看到,频率响应特性在上述测试连接方式和采用电感器侧连接到参考通道,将电容器连接到测试通道的结果是相似的。因此,上述实验结果也适用于电感器输入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