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干扰问题的解决办法
如前所述,对电磁干扰问题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取决于设备以及需要遵循的抗扰度规范的性质。
设计的各个方面均须纳入考虑范围,从电路板到连接器,从机柜到电源和接口电缆。
以下即是有助于增强系统整体性能的所有设计因素,有源电子器件和布线系统均是如此:
◆印刷电路板设计
◆机柜设计
◆连接器技术
◆电源和接口电缆
本文讨论的是接口电缆的设计。
电磁兼容性标准
以下为四类电磁兼容性标准:
◆基本标准
◆通用标准
◆产品系列标准
◆产品标准
通用标准、产品系列标准和产品标准在测试方法方面须参考基本标准。以下是与局域网和相关设备的测试及合规性相关标准:
放射标准
◆IEC CISPR 22或EN 55022 - 关于信息技术设备射频干扰特性的限制和测量方法
◆IEC/EN 61000-6-3 - 通用放射标准第一部分:住宅、商业和轻工业环境
◆IEC/EN 61000-6-4 - 通用放射标准第二部分:工业环境
抗扰度标准
◆IEC CISPR 24或EN 55024 - 产品标准: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
◆IEC/EN 61000-6-1 - 通用抗扰度标准第一部分:住宅、商业和轻工业环境
◆IEC/EN 61000-6-2 - 通用抗扰度标准第二部分:工业环境
◆IEC 61000-4 - 基本电磁兼容性标准系列
第二部分:静电放电(ESD)抗扰度测试
第三部分:辐射场抗扰度测试
第四部分: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猝发抗扰度测试
第五部分:电涌抗扰度测试
第六部分:导电场抗扰度测试
第八部分:电频磁场抗扰度测试
最常见的局域网硬件和结构化布线放射及抗扰度标准分别为EN 55022 (IEC CISPR 22)和EN 55024 (IEC CISPR 24)。EN 55022对A类和B类环境中的辐射放射和传导放射要求作了规定。“A类”对应于商业环境;“B类”则为住宅环境。
电磁兼容性和客户楼宇布线
由于多数电缆安装方安装的是无源系统(如电缆、连接器、配线架和插座),因此,要对已装布线网络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存在一些问题。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通常由网络所有人连接到已安装的布线系统上,不是由布线安装方直接控制。电磁兼容性主要由联网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制造商负责。网络布线有着明确的规定(如5e类和6类电缆),因此,计算机设备制造商需要处理的连接环境也非常明确。
可按以下方式考虑布线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
电子设备/系统制造商考虑到电磁兼容性认证相关布线规范。然后针对连接不同类型电缆(如5e类或6类UTP)的情况,确定其产品说明
由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并保证系统整体性能)的布线系统供应商负责
所有布线标准委员会将继续对布线系统的电磁性能进行调查。现行标准的新版本和未来版本将纳入性能要求和参数,以获得出色的电磁性能。
四个潜在领域为:
旨在控制射频放射的差分到共模转换限制(相反则为抗扰度控制)
屏蔽系统的屏蔽效果(电缆加连接器加连接硬件产生的耦合衰减和/或传输阻抗)
屏蔽系统的完整性
屏蔽布线的接地规范
除此类标准以外,用户还应确保以下各项:
有源产品与无源产品之间的电磁兼容性
电缆、连接器和连接硬件之间的兼容性
布线须符合相关设计和安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