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骚扰统计参量的检测
骚扰的统计参量描述的是骚扰经过接收机的中频滤波器之后包络的统计特性,而分析骚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同样需要了解骚扰经过通信系统接收之后的特性。因此无线电骚扰统计参量的检测条件应该尽可能与通信系统接收机的条件保持一致。图1给出了APD检测和误码率测试的布置框图。
图1 APD检测与数字通信系统之间的关系
进行骚扰统计参量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检测设备,参考文献[2]给出了APD测量设备的标准草案,这个草案已经讨论通过,正式的标准即将出台。参考文献[4]和参考文献[5]均对APD测量仪器的要求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APD测量仪器的初步研制工作,该APD测试仪以FPGA和单片机为核心,采用了参考文献[2]中的第二种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参考文献[2]中的APD测量电路
图2中N位模数转换器完成骚扰包络的模数转换,即把包络电平分为格,每格之间的间隔为0.25dB,由此决定此测量仪的动态范围为0.25×2NdB。然后把模数转换之后的N位数据作为RAM的地址,每个RAM中存放一个+1计数器,每当该RAM被选中,其中的计数器就完成一次+1的操作,最后计算超过某一电平的采样数总和与总的采样数之比,即为该电平的幅度概率分布。
我们研制的测量仪还可以实现与PC机的交互,满足参考文献[2]中制定的APD测量仪的指标,其中动态范围、幅度精度、采样率等甚至超出了该指标要求。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对该APD测量仪进一步优化,同时利用该测量仪来研究各种无线电骚扰的性能。
3 骚扰统计参量检测的应用
之前已经提到骚扰的统计参量与骚扰对数字通信性能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将首先展示一些实验结果,并由此来说明统计参量检测的意义。
实验中,我们选择的通信系统为小灵通(PHS)系统,其工作频段设定为1906.85MHz,信道带宽300kHz,调制方式为DQPSK,TDMA时分双工;骚扰设定为脉冲调制正弦波,脉冲重复频率(PRF)从1kHz到1MHz变化,实验的布置如图1所示。
在此条件下我们分别测试了骚扰的APD统计特性和在此骚扰下的PHS系统的误码率(BER),测试结果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图3横轴表示的是骚扰电平,纵轴表示的是超过某一电平的概率,即幅度概率分布。图4横轴表示的是PHS系统有用信号的电平,纵轴表示的是系统的误码率。从图3和图4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APD测量结果和BER测量结果以PRF=200kHz时的曲线为分界,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图中以粗实线标出。这一测量结果从定性的角度验证了APD同BER之间密切的关系,而定量关系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得出合理的结果。
图3 脉冲调制正弦波包络的APD测量结果
图4 脉冲干扰下的PHS系统误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