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识别应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2010-02-21 3060

  国内标准 

  国内职业接触极限与公众接触极限如表3所示。比吸收率(SAR)职业接触极限与公众接触极限如表4所示。 

RFID应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表3国内电磁辐射人体接触限值 

RFID应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表4国内电磁辐射人体接触比吸收率SAR限值  

  国内外标准的比较 

  美国FCC标准接触极限与中国标准接触极限的比较如图5所示。图中,横轴频率采用对数坐标,单位为MHz,纵轴采用对数坐标,单位为mW/cm2。  
  

RFID应用中的电磁辐射与防护

图5国内外接触限值的比较  

  如图5所示,在典型的30~300MHz频段内,以功率密度作比较:国内的职业接触极限与美国的公众接触极限相同。中美的公众接触极限均是各自职业接触极限的1/5。参考表2和表4,在比吸收率SAR方面,国内标准制定的限值为美国FCC标准的1/4。 

  总体来看,国内制定的标准限值严于美国FCC制定的标准限值。 
  
  RFID应用的工作频段与防护建议 

  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工作频率为LF(低于135)、HF(13.56MHz)、433MHz、UHF(840~ 960MHz)、2.45GHz和5.8GHz。其他频率的RFID应用一般属于专业应用的范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点赞排行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