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此种之电压以及电流波形分析是很有用的,但它并没有讲到高频谐波的降低程度(EMI 问题的多数成因)。使用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s)对这些时域(time domain)波形做分析,可以得到其频域(frequency domain)之频谱。图3 及4显示针对不同的电阻值之图形(频率范围分别从100-1000MHz 以及1000-2000MHz)。此结果显示在每一谐波频率其电流振幅有很大的变动。深入的分析可以知道,对每一谐波频率,当电阻值由10Ω上升到30Ω,电流之振幅递减,但继续增加电阻值并不再明显的影响电流振幅。
图5 显示图形为,当终端电阻值变动时,对每一谐波频率之电流振幅降低程度(差值)。此图形同时也显示出,对几乎所有的谐波频率,不论电阻值由10Ω变化至30Ω,或是由10Ω变化至39Ω,其电流振幅降低的程度几乎都相同。在图5 中同时可见,在相同之谐波频率下其电流之降幅可以达到45dB 之巨。这是很巨大的降福,因为很少有产品之设计会有如此程度超出辐射之限制值。当然,在谐波电流上之降幅,不见得会一对一的反映在辐射干扰的测试结果上(会依据在此电流与最终辐射源头间之实际耦合机制而定),这些还是会很可观的影响辐射测试之结果。还可以让我们在最终产品里少用一些滤波器、导电泡棉(Gasket)等等。工程师应该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对抗一个来自于原本不需要存在的电流所产生的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