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位电路及类比-数位混合电路EMI防治法
由于运算速度的提升和高速传输介面的应用,目前数位电路已走向高速化。在高速数位电路中,只要阻抗匹配接近理想的阻值(以铜线被覆于FR4材质而言约50欧姆),让所有信号线都成为传输线(TransmissionLine)的理想状态下,理论上应该不会产生EMI问题,但是余晓锜表示,目前实际上的佈线设计还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所以只好将高速信号线尽量走在内层,其相邻的上层用地(铺铜)来覆盖以达到遮蔽隔离(Shielding)电磁幅射的效果,亦或在信号线上适当的距离加上对地的滤波电容(DeCapbypasstoGround)来降低EMI。
另外,针对日渐普遍的类比及数位信号混合电路EMI防治,余晓锜也提出以下几个可遵循的设计原则:
1.类比与数位信号须分区布线。
2.所有类比信号要在类比区内布线(包含地,电源及信号线)。
3.所有数位信号要在数位区内布线(包含地,电源及信号线)。
4.严禁类比或数位信号直接跨区布线。
5.ADIC晶片下方严禁布线。
了解各国法规及标准以通过测试
除了各种抑制技巧外,量测也是EMI防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余晓锜对此表示,EMI量测绝大部份是使用频谱分析仪(SpectrumAnalyzer)及接收器(Receiver),而EMS因是产品耐受性测试,所以必须在符合国际法规的环境下执行测试,目前坊间有许多实验室均可执行EMS标准测试。
要通过测试,首先必须了解各国对于EMC的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余晓锜指出,目前全球较重要的EMC标准包括:台湾BSMI(CNS13438)、中国大陆CCC(GB4943)、日本VCCI、韩国MIC、美国FCC(Part15)、欧盟CE(EN55022)、纽澳C-Tick(ANS3548)等等,EMS的要求标准则主要有韩国MIC(引用EN55024)和欧盟CE(EN55024)。
目前各国所引用的EMC和EMS测试项目则分别如下表一、二:
表一:各国EMC测试项目一览
表二:各国EMS测试项目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