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试验等级
表1给出了静电放电试验时,试验等级的优先选择范围。
试验还应满足表1中所列的较低等级。
有关可能影响对人体带电电压电平的各种参数的详细情况见附录a中的a2。a4还包括一些与环境安装等级有关的试验等级的实例。
接触放电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空气放电则用在不能使用接触放电的场合中。每种试验方法的电压列于表1中,由于试验方法的差别,每种方法所示的电压是不同的。两种试验方法的严酷程度并不表示相等的。
附录a3、附录a4和附录a5中提供了更详细的资料。
表1试验等级

6 试验发生器
试验发生器的主要部分包括:
——充电电阻rc;
——储能电容器cl;
——分布电容cd;
——放电电阻rd;
——电压指示器;
——放电开关;
——可更换的放电电极头(见图4);
——放电回路电缆;
——电源装置。
图1表示静电放电发生器的简图,未提供详细的结构图。

图1 静电放屯发生器筒图
注:图中省略的cd是存在予发生器与受试设备,接地参考平面以殛耦合板之间的分布电容.由于此电容分布在整个发生器上,因此,在该回赂中不可能标明.
发生器应满足6,1和6.2条给出的要求。
6.1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特性
规范:

——输出电压示值的容许偏差 正负5%
——输出电压极性 正和负极性(可切换的)
——保持时间 至少5s
——放电,操作方式(见注z) 单次放电(连续放电之间的时间至少1 s)
——放电电流波形 见6.2
注: 1 .在储能电容器上测得的开路电压。
2. 仅为了探测的目的,发生器应能以至少20次/s的重复频率产生放电。
对发生器应采取措施,以防止产生非期望的脉冲或连续形式的辐射或传导发射,以便使受试设备或辅助试验设备不受额外的骚扰。
储能电容器、放电电阻以及放电开关应尽可能靠近放电电极。
图4提供了放电头的尺寸。

图4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
就空气放电试验方法而盲,可使用同一台发生器,且放电开关必须闭合。发生器应备有图4所示的圆形头。
试验发生器中放电回路的电缆一般长为2m,其构成应使发生器满足波形的要求。它应有足够的绝缘以防止在静电放电试验期间放电电流不适过其端口而流向人员或导电表面。
若2m长的放电回路电缆不够长(例如有一些受试设备较高).可以采用不超过3m长的电缆,但必须校验是否符合波形的技术规范。
6.2静电放电发生器特性的校验
为了比较不同试验发生器所获得的试验结果,必须利用试验时所用的放电回路电缆来验证表2所示的特性。
表2波形参数

静电放电发生器在验证过程中的输出电流波形应与图3相符。
放电电流的特征参数应使用1 000 mhz带宽的测量仪器进行验证。
带宽较窄,则意味着上升时间和第一个电流峰值测量受到限制。
验证时,放电电极头应与电流传感器直接接触,而且发生器以接触放电方式来工作。
图2给出了验证静电放电发生器性能时的典型布置,靶的带宽必须大于1 ghz,附录b中给出了电流传感器结构设计的详细资料。

图2 验证静电放电发生嚣特性的布置实例
其他的一些布置,包括使用和图2尺寸不同的实验室法拉第笼,或将法拉第笼与靶平面分开都是允许的。但两种情况下,均应考虑传感器与静电放电发生器接地端点之间的距离(1 m)以及放电回路电缆的布置。
静电放电发生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认可的质量保证体系重新进行校准。

图3 静电放电发生器输出电流的典型波形












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16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