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有时进入供电电源的交流输电线带有很多的噪声,因此需要额外的电磁干扰滤波器。这种输入噪声可能以能量的尖峰或猝发脉冲形式存在。它可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雷雨,也可能是人为产生的,如所操作的某个工业设备含有大型的电动机、制动器、螺线管等。
在以上所有情况中,可能需要安装外部或辅助电磁干扰滤波器,以便将电噪声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等级。这些电磁干扰的考虑事项适用于所有电子线路或系统的设计和安装。
标准的外部电磁干扰滤波器通常带有单级LC电路,类似于图1所示电路。较高性能的电磁干扰滤波可能需要两级LC电路。此外,如果来自电动机或电击的电尖峰会构成潜在威胁,就应该使用带有高电压脉冲衰减功能的电磁干扰滤波器。
电磁干扰(EMI)滤波器规格
在选择电磁干扰滤波器时,必须考虑许多规格和额定值。其中包括外壳大小、I/O连接、装配类型、安全部门许可、工作电压、工作电流(交流或直流安培)、泄露电流、隔离电阻、能承受的测试电压、高压脉冲或尖峰衰减、工作温度范围、直流电阻以及插入损耗。
对于医疗应用而言,总装配安装后的泄漏电流以及可承受的测试电压对于满足患者安全有关的EMC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这张插入损耗图显示了高性能电磁干扰滤波器中衰减随频率的变化。
电磁干扰滤波器的插入损耗信息如图2所示,通常以图表、图形或表格的方式给出,它显示了电磁干扰滤波器在工作范围内衰减或抑制传导型差模和共模噪声的性能。
图2 插入损耗图
电磁兼容性测试
如上所述,大多数用于传导型电磁干扰辐射的EMC标准中所指定的常用频率范围都是150kHz~30MHz。为了确定某个电子器件满足指定标准的限制,必须使用频谱分析仪和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进行测试。
交流电源是通过LISN连接到待测设备的。LISN将测量阻抗标准化为50Ω并提供了到频谱分析仪的隔离RF输出,后者提供了来自设备的传导发射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