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整改中线缆的屏蔽接地问题

   2017-01-09 电磁兼容(EMC)公众号小汤12620
本文导读:EMC工程师在整改过程中,处理线缆的辐射问题时,经常会采取屏蔽措施,将暴露的线缆采用导电胶带,铜箔的方式缠绕,或者直接采用带有屏蔽层的同轴线。在屏蔽的两端进行接地,有时候遇到另一端附近是插头,附近找不到合

EMC工程师在整改过程中,处理线缆的辐射问题时,经常会采取屏蔽措施,将暴露的线缆采用导电胶带,铜箔的方式缠绕,或者直接采用带有屏蔽层的同轴线。在屏蔽的两端进行接地,有时候遇到另一端附近是插头,附近找不到合适的接地点,经常只有一头是接地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跟不接地有多少区别,跟两端都接地又有多少区别?本文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我们知道线缆辐射的产生,是由于ΔU的存在。屏蔽层中存在的ΔU正是驱动噪声不断向空间辐射的动力。这里借由仿真工具查看屏蔽层中的ΔU,我们建立一端长度为60cm的同轴线,用来模拟加屏蔽层的单线,线缆型号为RG58。

 创建上图的spice模型,并进行电路搭建。首先,屏蔽层不做接地处理,在线缆内芯和屏蔽层两端分别放置探头,如下图。

激励波形为一随机的方波信号,如下图。

 

仿真得到P3和P4的电压,如下图。

 

这里,我们定义电压P3-P4为需要的ΔU波形,经过处理后得到下图。从结果可以看到,不接地的屏蔽层中存在很高的ΔU电压信号。

 

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仿真P3端接地、P4端接地、两端接地。得到ΔU波形并和上图中的ΔU进行比较。

 

从上图可以看出,两端接地的屏蔽效果是最好的,ΔU曲线除了前段有个接近-0.5V的小包外,其余幅值均在0.05v左右。P3接地和P4接地的效果相当,差别仅在相位上;不接地处理方式的屏蔽层存在较大的ΔU。

 
收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电磁兼容
阅读排行
点赞排行
网站首页
网站介绍
版权声明
积分规则
服务协议
隐私政策
网站服务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排名推广
定制推广
积分换礼

RSS订阅
网站留言
网站地图
违规举报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苏州市姑苏区三香路979号中翔经贸大楼7楼
服务电话:0512-68157565
客服热线:17314226061
电子邮件:service@lairui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