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SGS通标在上海第一个GSM手机实验室开张

   2005-11-28 3770
本文导读:全球第三方认证、检测公司瑞士通用公证集团(SGS)在中国的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CSTC)在上海正式宣布其在中国的第一个GSM实验室开张。

全球第三方认证、检测公司瑞士通用公证集团(SGS)在中国的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CSTC)在上海正式宣布其在中国的第一个GSM实验室开张。这是SGS除韩国、台湾之外,在亚太地区投巨资兴建的第3个面向通讯产品的检测认证实验室。

据介绍,这个耗资超过5,000万人民币的GSM实验室将为国内外无线设备生产商提供GSM/GPRS通用标准测试,其中包括射频测试(RF)、协议测试(Protocol)和SIM卡测试(SIM interface)、音频测试(Audio)、SAR测试、环境稳定性测试(Environment Reliability)以及电磁兼容性测试(EMC)。GSM实验室的测试业务涵盖了FTA、FTA/NAL预测试、研发阶段的测试以及国际型号论证。

GSM实验室经理袁志昂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我们相信这个实验室的建立无论对于完善国内手机研发的基础环境还是提高出口竞争力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研发基础环境不足,制约国内手机厂商自主研发

2003年,国产品牌手机厂商在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开始遭遇成长尴尬,尽管占有率已达55.28%,但手机厂商的高速扩产导致2003年国内产能超过1.6亿部,而国内市场规模仅为6000万部,供需差距近3倍之多。

在内需不足的压力下,出口又成了“难解近渴的远水”——据商务部近日透露的一组数据:尽管2003年中国手机出口量达9523万部,金额达73.7亿美元,由此跃居世界手机出口国的头把交椅。但外资企业占据了出口总金额的98.7%的绝对份额。与之相较,国产品牌手机仅占到1.3%。

面对“内忧外患”,通过加强自主研发降低成本和提高竟争力,已越来越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的共识。然而,与外资厂商相比,在手机研发上,中国本地厂商面临着人员、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多方面的不足。与此同时,在企业外部,缺乏研发的基础环境更是制约着中国手机厂商。

袁志昂举例说:“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比较理想状态是边做研发边进行检测,随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在国内与手机研发相配套的测试环节却相当薄弱。很多生产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将产品送到欧洲实验室做规格测试及产品认证。这样一来,除了费用昂贵之外,也存在与国外实验室沟通不畅,造成新产品推出时间延迟。一款机型FTA全套上千个测试项目做下来,要2个月以上,测试费用将近300万人民币。出于节约成本,国内厂商一般不会安排研发工程师在国外实验室跟进程。这样可能会导致一种现象,测试尽管通过了,但上市后的手机稳定性差,再行调整不仅麻烦,而且耗资更大。”

上海GSM试验室提供价格优惠和便利性

袁志昂表示,上海GSM试验室成立后,中国手机厂商提供的样品可以在上海GSM实验室进行标准测试, 便于研发工程师在实验室跟进程,并通过SGS在全球分公司与合作实验室,比如SGS在美洲、日本和欧洲等地的实验室,就能完成手机的全套检测认证工作, 满足国内手机厂商内销和外销世界各地的需求。 同时, 对国内手机厂商随时提供研发测试和FTA预测试。

袁志昂指出:“与欧洲实验室比较,一个FTA测试在我们实验室能提供非常优惠的价格。但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更大的意义还是给予其研发的促进与便利。在检测认证时,过程的参与性很重要。我们一般要求厂商的研发工程师与我们的检测员一起参与,有鉴于此,SGS 在手机厂商比较密集的国家设立通信测试实验室,除进行与国际同步的标准测试服务外,更为厂商提供了在研发阶段的测试修改环境,使研发人员能提前排除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顺利地通过相关的产品认证测试,最大限度地减少投入成本和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周期”。

袁志昂还表示,全球化GSM检测认证实验室的兴建,除健全国内研发基础生态环境,迎合目前国产手机厂商自主研发的需求外,另一个现实意义还在于促进国产品牌手机现阶段的出口。

长期从事WTO规则研究的上海汇锦律师事务所王朝晖律师称:“对于各国标准的不熟悉,令国内许多厂商头疼不已。2005年是我国服务业全面开放的一年,SGS所拥有的庞大全球网络资源与国际检测经验,就是它最大的优势。它可以在上海解决国内手机厂商出口到其他国家市场准入问题”。

对这一点,SGS的消费品检测部电子电器市场经理何云湘表示认同。“我们在全球拥有840个分公司以及320个实验室。不光是检测认证,我们还帮助客户代理在出口目的国整套手机入网许可的申请程序,既便这个企业是想出口到非洲,我们可以帮助它在上海GSM实验室完成出口机型的全套检测认证。并通过我们的非洲分公司的向当地政府递交全套申请资料,直至审批结束,拿到入网许可。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节约开支,尤其是有的厂商多机型出口到多个国家这种情况,这是最为便捷的方式。”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阅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积分规则  |  定制推广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排名推广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