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莱瑞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发展者促进国际调和标准的考虑根源探究

   2009-08-11 4970

采用包含国家差异的标准

调和国际标准的关键点为产业和使用者的需求。与国际标准调和后,可能会要求涉及的产业修改特定的产品,而修改动作可能需投入可观的时间和金钱。
要让制造商只因为标准调和的关系而耗资变更产品,但可能只对产品的安全性提升一点或完全没有提升,是有些窒碍难行。然而,由于业者愈来愈希望拥有全球贸易的商机,所以遵循国际标准就成为必要的基本条件。

通常一个国家采用一套国际标准时,该标准会纳入该国的差异规定。这些差异规定被归类为「国家条件」(National Conditions) 或「国家差异」(National Differences)。用以确认国家差异的证明包括:
1.  备有证明文件的国家立法,说明差异规定的原因;
2.  备有证明档的国家法律判例,或
3.  备有证明档的国家安全体系或国家安装法规
(Installation Code) 或作法的技术性必要条件。

国家差异可以且应该藉由下列方式降至最低:
1.  将备有技术和经验支持的国家基本安全规定,引进目前的 ISO 或 IEC 标准 (或引进一般的 ISO 或 IEC 标准体系),或
2.  协调另一个或已调和的「安全等效」评估标准,且此标准不会成为贸易障碍的根源。这个特殊方法,只在缺乏其它可消除国家差异的办法时,才能使用。

国家安全体系

任何国家既存的国家安全体系,都是其文化的产物。[!--empirenews.page--]
大部份安全体系都因综合了自愿性和强制性的要件,且有各种不同角色的相关当事人涉入其中,而具有其独特性。
每个国家通常会有三个共同运作的要件:产品标准、安装法规与规章。虽然这些要件各自独立,但却有两件事是一样的:它们都确定了必须符合的规定,以及它们都包含如何证明符合规定的机制。

产品标准内含产品安全性和性能的规定,且通常是由各种团体共同拟定的。法规 (Codes) 处理产品和物料的安全安装、应用和放置。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常常不做任何修改,就将这些法规原封不动地转换为法律。
第三个要件 — 规章,则规定有关雇主、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要求。

第三方认证 — 搭起信任的桥梁

对制造商来说,调和的最终目标是将产品测试的成本减至最低,并让产品获得更多市场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认证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产品认证的方法之一即是透过第三方。
制造商决定选择第三方认证的原因很多,但一般而言,主要原因来自市场的力量。市场要求产品必须能够提出其符合标准、法规和法律的证据。
和所有交易一样,卖方想卖产品给买方,而买方只会购买他确信会满足某项需求的产品。除了适用性、质量和服务等条件之外,买方也需要确定该产品符合标准、法规和法律。
第三方认证可在买方和产品符合标准、法规与法律之间,搭起信任的桥梁。

双边互惠协定

还有一个调和标准时必须处理的课题 — 那就是,各个不同国家的产品核可体系之间,要有某种形式的测试数据或认证的互惠协议。这件工作的程序,比调和标准更为复杂。

当某个产品在各国市场上被销售时,它希望所需遵循的规定是一样的 (即需要有调和标准),也希望不必在各个国家重复不必要的测试。基于这些需求,同一个经济同质区域的认证组织,即纷纷兴起各种协议的签订,例如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工产品合格测试与认证组织 / CB 体系 (IECEE/CB Scheme) 测试结果的相互认可协议,正在不断成长中。CB 体系的长足进展,证明了这套机制对于制造商解决实质贸易问题是有其效果的。

过去,当制造商将相互认可协议套用在测试结果或 CB 体系时,其最后取得的认证,通常来自每个认证组织所拥有的一或数个符合标志;然而透过了前述的协议,制造商的认证通过与否,是由一个获得区域或更广泛区域认可的符合标志来代表与证明。任何一家参与相关协议的组织都可以核发同一个标志,例如某些欧洲的认证标志就是。由此我们将可预见未来会出现一个全球认可的国际标志。

国际性符合标志的实现,需具备四个主要条件:
•  用以评估的标准,在体系内的所有国家必须都是相等的
• 参与国家的经济情况必须是同质的
• 计划必须获得相关产业的支持
• 参与认证的组织必须相互合作

更重要的是,体系内所有参与的认证组织,必须在所属的国家内即已建立一套良好的认证体系,并承诺将共同标志认同为自己的标志。这种从国家认可标志迈向国际标志的趋势,虽然对产业界会带来更好的服务,但却可能会进一步减少认证组织的业务量,因为不仅仅是类型测试及首次评估,甚至认证及后续检验,都将只由一家机构承包。

当然对产业界来说,产品认证的互惠协议的好处是,他们和一家认证组织交易,就能获得数个国家所认可的认证资格。

 
反对 0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更多>相关阅读
推荐图文
推荐安规
阅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版权声明  |  积分规则  |  定制推广  |  服务协议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